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·日暮黑云生

朝代:明朝|作者:袁中道|
日暮黑云生,且依龙口住。
小舟裙作帆,笑语过湖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以敬兄韵元朝·方道睿莫怪旁人笑我愚,知非曾向玉堂居。恩光夜赐金莲烛,记注晨修石室书。幸接鸳鸾通禁籞,敢将苜蓿咏盘蔬。清朝不草相如檄,僰道巴羌久破除。
  • 2.《忆昨元朝·李昱家住西湖湖水湾,开门日日见青山。晚风蝴蝶疏帘外,春雨鹧鸪深竹间。舣棹门生移酒至,入城童子借书还。而今清事何由再,阻绝天涯鬓欲斑。
  • 3.《游虞山八咏·其六·三峰寺清朝·方仁渊觅路下中峰,松阴翠霭浓。寺围山四面,云暗树千重。花气曛晴日,尘心洗晚钟。旧时常尉句,呵护两苍龙。
  • 4.《牧云峰明朝·李国相境閒云物静,磴道曲行踪。天籁翔虚谷,江潮响巨松。桃花明树树,绿雾霭峰峰。鸟散烟林寂,云归竹翠浓。危岩飞宿溜,叠嶂隐疏钟。徙倚聊行望,明霞照短筇。
  • 5.《西樵山中杂咏·其五明朝·李孙宸四时生计堪娱老,几代居人不下山。今日纵堪吾共隐,悔留名姓在人间。

袁中道(1570年610日—1626年10月19日),明代文学家。字小修,一作少修。湖北公安(今属湖北省)人。“公安派”领袖之一,袁宗道、袁宏道胞弟。16岁中秀才,以豪杰自命,性格豪爽,喜交游,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。成年后科场考试,几经落第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中进士,授徽州府教授、国子监博士,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
少即能文,长愈豪迈。与其兄宗道、宏道并有文名,时称“三袁”,同为公安派。其绩稍逊于宏道。反对复古拟古,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,“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”;提倡真率,抒写性灵。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,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。创作以散文为佳,游记、日记、尺牍各有特色。游记文描摹入微、情景交融,日记写得精粹,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。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,也写得较清新。但诗文思想较平泛,酬作应答、感时伤怀,艺术上创新不够。有《珂斋集》20卷,《游居柿录》(《袁小修日记》)2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