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·戟枝入树带春莺

朝代:明朝|作者:袁中道|
戟枝入树带春莺,坐看边烽雨后清。
万卷每同袁伯业,千杯不让郑康成。
山程易逐登临屐,月夜常闻函道声。
止恐三台虚上相,尚书尺一要来迎。¤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尹叔倅濠梁宋朝·李正民淮邦井邑苦萧条,尚可观鱼访古濠。志士揽衣辞旧隐,馀民拭目看垂櫜。清传阖境持杯水,器赏名贤解佩刀。无复高阳旧闾里,为寻故宅薙蓬蒿。
  • 2.《和邦求见寄宋朝·李正民坐看霜霰送穷冬,流落天涯类断蓬。词翰难陪杜陵老,沧浪聊访紫溪翁。想寻芳草门庭在,忆对梅花笑语同。海腊腥咸难致远,漫凭黄耳附书筒。
  • 3.《楚台夜月宋朝·尚崇年披露登临沆瀣凉,正悬冰鉴对昭王。非关霓舞中庭白,惟问屏山几处苍。影映洞庭天一色,馨流香渡桂同芳。还期此夜无秋色,不羡章华乐未央。
  • 4.《武夷九曲渔歌·其五元朝·蔡哲四曲风烟日渰凄,萦纡岩谷互高低。丹光照树明于月,惊起金鸡半夜啼。
  • 5.《秋云明朝·岑徵岂是人间畜,长空任汝归。持来何所赠,孤去独无依。触石辞青霭,从龙入紫微。高唐神女妒,莫向楚台飞。

袁中道(1570年610日—1626年10月19日),明代文学家。字小修,一作少修。湖北公安(今属湖北省)人。“公安派”领袖之一,袁宗道、袁宏道胞弟。16岁中秀才,以豪杰自命,性格豪爽,喜交游,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。成年后科场考试,几经落第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中进士,授徽州府教授、国子监博士,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
少即能文,长愈豪迈。与其兄宗道、宏道并有文名,时称“三袁”,同为公安派。其绩稍逊于宏道。反对复古拟古,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,“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”;提倡真率,抒写性灵。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,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。创作以散文为佳,游记、日记、尺牍各有特色。游记文描摹入微、情景交融,日记写得精粹,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。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,也写得较清新。但诗文思想较平泛,酬作应答、感时伤怀,艺术上创新不够。有《珂斋集》20卷,《游居柿录》(《袁小修日记》)2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