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同彭长卿中郎

朝代:明朝|作者:袁中道|
清谈闲送可怜宵,竹户斜通宛转桥。
白水青林秋澹澹,好风凉月夜萧萧。
贫来冶客伤时序,老去诗人怨寂寥。
惊鸟不鸣更漏静,如闻银浦弄轻潮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九张机·一张机宋朝·宋无名氏一张机,织梭光景去如飞。兰房夜永愁无寐。呕呕轧轧,织成春恨,留著待郎归。
  • 2.《次韵晋陵吴秀才传见贶宋朝·刘挚予本疏野人,出处心已果。孔患四未能,嵇慵二不可。长年足忧劳,中怀幸安妥。风疡卧疲躯,手足困挛跛。思君淳乎淳,处俗我为我。玉轸黄金徽,手开万古锁。天地自然声,听者...
  • 3.《西樵山中同伯时烟客有开步月明朝·伍瑞隆为怜清夜色,乘月步烟霞。树暝山无路,林香桂有花。沿崖疑积雪,傍砌失晴沙。归路乌啼冷,澄空玉镜斜。
  • 4.《拟白马篇清朝·王士祯骏马生代北,少年出幽并。结束各光采,指顾风云生。朝游属玉观,夕宿卫承明。身逐孤儿队,名隶羽林兵。行行南山猎,意气何纵横。苍隼决云来,飞矢逆风鸣。大泽鹴鹄遒,深雪...
  • 5.《哭相思明朝·沈鲸数载金兰成远盼。何期萍聚重相见。

袁中道(1570年610日—1626年10月19日),明代文学家。字小修,一作少修。湖北公安(今属湖北省)人。“公安派”领袖之一,袁宗道、袁宏道胞弟。16岁中秀才,以豪杰自命,性格豪爽,喜交游,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。成年后科场考试,几经落第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中进士,授徽州府教授、国子监博士,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
少即能文,长愈豪迈。与其兄宗道、宏道并有文名,时称“三袁”,同为公安派。其绩稍逊于宏道。反对复古拟古,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,“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”;提倡真率,抒写性灵。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,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。创作以散文为佳,游记、日记、尺牍各有特色。游记文描摹入微、情景交融,日记写得精粹,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。其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,也写得较清新。但诗文思想较平泛,酬作应答、感时伤怀,艺术上创新不够。有《珂斋集》20卷,《游居柿录》(《袁小修日记》)20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