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曲歌辞·拘幽操

朝代:唐朝|作者:韩愈|
目掩掩兮其凝其盲,耳肃肃兮听不闻声。
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,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。
呜呼!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寿楼春·寻春服感念宋朝·史达祖裁春衫寻芳。记金刀素手,同在晴窗。几度因风残絮,照花斜阳。谁念我,今无裳?自少年、消磨疏狂。但听雨挑灯,攲床病酒,多梦睡时妆。飞花去,良宵长。有丝阑旧曲,金谱新...
  • 2.《题新刊聆风簃诗集近现代·钱钟书 良家十郡鬼犹雄,颈血难偿竟试锋。失足真遗千古恨,低头应愧九原逢。能高踪迹常嫌近,性毒文章不掩工。细与论诗一樽酒,荒阡何处...
  • 3.《北门竹枝词十首·其十清朝·方仁渊野矾花胜杜鹃红,编出明灯巧样工。风月留人归去晚,入门喧笑闹儿童。
  • 4.《仙人迹明朝·邢云路樵者逢仙子,须臾已烂柯。彭年同蟪老,隙日逐驹过。身外功名幻,樽中岁月多。长安看弈客,胜负竟如何。
  • 5.《署中病怀示王尧韭·其二明朝·李之世虽然称冷署,强半类僧寮。折鼎同邻爨,荒畦课仆浇。清斋供淡笋,苦茗杂陈椒。且喜无家累,行踪付衲瓢。
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
韩愈(公元768年—公元824年),字退之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汉族,河南河阳(今河南焦作孟州市)人,祖籍河南省邓州市,世称韩昌黎,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,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文学上,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,主张文以载道,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
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,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,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,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,如“落井下石”、“动辄得咎”、“杂乱无章”等,是一个语言巨匠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