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城南十六首·题于宾客庄

朝代:唐朝|作者:韩愈|
榆荚车前盖地皮,蔷薇蘸水笋穿篱。
马蹄无入朱门迹,纵使春归可得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猕猴赋三国·阮籍昔禹平水土,而使益驱禽,涤荡川谷兮栉(zhì)梳山林,是以神奸形于九鼎,而异物来臻。故丰狐文豹释其表,间尾驺(zōu)虞献其珍;夸父独鹿祓其豪,青...
  • 2.《菩萨蛮·银河宛转三千曲宋朝·周邦彦 银河宛转三千曲。浴凫飞鹭澄波绿。何处是归舟。夕阳江上楼。 天憎梅浪发。故下封枝雪。深院卷帘看。应怜江上寒。
  • 3.《齐天乐·中秋宿真定驿宋朝·史达祖西风来劝凉云去,天东放开金镜。照野霜凝,入河桂湿,一一冰壶相映。殊方路永。更分破秋光,尽成悲镜。有客踌躇,古庭空自吊孤影。江南朋旧在许,也能怜天际,诗思谁领?梦...
  • 4.《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·鲍照 羽檄起边亭,烽火入咸阳。征师屯广武,分兵救朔方。严秋筋竿劲,虏阵精且强。天子按剑怒,使者遥相望。雁行缘石径,鱼贯度飞梁。...
  • 5.《述感十五首·其五元朝·吴当帝患湮洪水,人思凿钜河。万方劳畚锸,列郡困徵科。处处黄巾社,纷纷赤子戈。千年遗恨在,铭石写嵯峨。
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
韩愈(公元768年—公元824年),字退之,唐代著名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,汉族,河南河阳(今河南焦作孟州市)人,祖籍河南省邓州市,世称韩昌黎,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,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文学上,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,主张文以载道,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
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,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,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,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,如“落井下石”、“动辄得咎”、“杂乱无章”等,是一个语言巨匠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