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

朝代:明朝|作者:林鸿|
露下菰蒲有雁声,晓骖初发宿寒轻。
新知乍别孤吟倦,旧国重来百感生。
黄叶闭门逢野寺,白波侵郭见江城。
家林暂别堪惆怅,翻忆浮丘海上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洪教授元朝·李仲公忠宣盛泽馀孙子,分教如今住柳州。此心初不异孔孟,何俗莫可回商周。玉堂金马自兹始,九嶷三湘因得游。蛮客舟车过如织,安书时遣到蠙洲。
  • 2.《寿梅辞世元朝·胡尊生武陵老月愁黄昏,玉宫水山无返魂。寒羌吹风铁心裂,春颜怕见烟绡真。雪身匝地大如屋,缟衣夜醉香云宿。孤山春去罗浮平,肯立腥埃吐琼玉。银河倒泻春恩泽,几度寒天峥老骨。...
  • 3.《黄金缕宋朝·秦觏妾本钱塘江上住,花落花开,不管流年度。燕子衔将春色去,纱窗几阵黄梅雨。斜插犀梳云半吐,檀板轻敲,唱彻黄金缕。梦里彩云无觅处,夜凉明月生南浦。
  • 4.《夜行船明朝·王錂生上:两袖天香归路晚。启屏山烟袅龙涎。才子风流。佳人月貌。荷君恩喜谐姻眷。
  • 5.《次韵试可岳祠祭土宿斋宋朝·释道潜神祠斋馆卧耽耽,五鼓星河屡起瞻。剑佩森森趋帝右,衣冠肃肃奉宸严。风传远壑松千树,人拥回廊月一帘。四岳旌幢初会散,晨乌声动庙竿尖。

林鸿,明洪武十六年(1383)前后在世。字子羽,福建福清县城宏(横)街人。
洪武初年,以《龙池春晓》和《孤雁》两得到明太祖赏识,荐授将乐训导,洪武七年(1374年)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。年未四十自免归。善作诗,诗法盛唐,为“闽中十才子”之首。诗法盛唐,书临晋帖,殆逼真矣,惜惟得其貌。《福清县志·人物志》记载:“……先朝遗老如吴海、陈亮辈皆极推许。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、高廷礼、周又铉、黄铉之、林伯璟、林汉孟之流,皆从之游。其后王皆、王中美、王孟扬、陈仲完、郑公启、张友谦、赵景哲诸名人,以诗名于时,又私淑于鸿者也……”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中说:“况高棅尚不免庸音,鸿则时绕清韵。”欧应昌《瑞岩山志》曾收录林鸿《游瑞岩》一诗。
林鸿著作有《林鸿诗》1卷、《鸣盛词》1卷、《鸣盛集》4卷。明代曾刊印《闽中十子诗抄》一书,收录有林鸿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