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感寄都门旧知(此诗为李于鳞隙末而作)

朝代:明朝|作者:谢榛|
瞻彼终南山,松萝幽且邃。
中有一真人,超然远朝市。
手握神龙珠,照夜光自秘。
石笞积古色,斗室廓天地。
涧泉为谁清,蕙花为谁媚。
西望徒遐思,书札何由寄。
嗟哉虚流俗,冥心可无醉。
鸱鸮为家祥,凤鸾非世瑞。
奈何君子交,中道两弃置。
不见针与石,相合似同类。
文字生瑕疵,邓林纷叶坠。
有家早归欤,独歌以卒岁。
岁寒元气塞,偃仰待春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寄张元夫唐朝·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,鹭识朱衣自不惊。借问人间愁寂意,伯牙弦绝已无声。
  • 2.《逢唐伯刚太守元朝·叶兰十里平湖漾碧沙,小楼嘈杂拨琵琶。金钟酒注鹅儿色,春雨帘开杏子花。无限离愁攒客次,几番归梦绕天涯。若逢相识传书信,五月南风定到家。
  • 3.《唤渡亭宋朝·李彭草风兼沙雨,依约渭河边。昔人宁唤渡,绝唱颇清绵。
  • 4.《宿新店驿次题壁韵二首·其一明朝·江源一宿借新店,孤襟坐未闲。烛花时溅泪,雨气夕生寒。岂意重临宪,何才五徒官。袛应赋归去,窃禄讵能安。
  • 5.《东昌舟夜寄叶化甫明朝·祁衍曾征途瞻上国,秋尽度聊城。葭露迎船重,萤光带月明。江山违夙约,诗酒尚虚名。想到茆溪上,翛然笑独醒。
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谢榛诗文,著有《四溟集》共24卷,一说10卷,《四溟诗话》(亦题《诗家直说》)共4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