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乐初给事姚伯善采木广右被瘴客死殡及六十

朝代:明朝|作者:沈周|
惟昔永乐初,皇帝治明堂。
取材苍梧野,在楩楠豫章。
公素侃察闻,百辟得激扬。
譬如公输子,材悉良不良。
此行固天简,公亦喜自当。
握节指八桂,伐鼓官舲扬。
惟木弥万山,计材不计章。
昂霄及耸壑,乃适于栋梁。
此处瘴疠地,气候日不常。
无人事绥复,其魂怅彷徨。
枯藤束木函,一殡六十霜。
但知彼有殡,不知在何方。
虽剧返葬心,日月何忙忙。
天实使汤公,官广得其详。
书报在全州,湘山寺之旁。
如因曼父母,始知墓在防。
二子读书毕,哭踊如初丧。
榛行不择日,即日裹糇粮。
鹤云兄当住,小弟力颇强。
出门当严冬,雨雪满大荒。
九溪多鼍鳄,鼓涛播舟航。
五岭饶虎豹,磨牙引饥吭。
鹤行无恐怖,孝至胆气刚。
达彼全州境,入寺悲荒凉。
宛然三门侧,有垤记其藏。
拜之号三绕,闻者痛肝肠。
发函升輀车,奉还万里乡。
蔼蔼桑梓里,郁郁楸梧冈。
况与元配合,孤雌成鸳鸯。
呜呼二子者,生死有耿光。
虞山若增高,琴川若增长。

赏析/鉴赏

【注释】:
呜呼二子者,颓俗亦可兴(叶)。
【原题】:
永乐初给事姚伯善采木广右被瘴客死殡及六十年至其孙榛
鹤始克归葬先兆作记之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思佳客·闰中秋宋朝·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。东篱展却宴期宽。人间宝镜离仍合,海上仙槎去复还。分不尽,半凉天。可怜闲剩此婵娟。素娥未隔三秋梦,赢得今宵又倚阑。
  • 2.《曾汝器既别奉寄宋朝·许景衡忆在西斋日,斯文得细论。别离空岁月,飘泊任乾坤。把酒馀风味,看云各泪痕。扁舟独归处,烟水暮昏昏。
  • 3.《爱人堂为李几仲赋宋朝·苏过读书当读孔孟书,我饱尚可推其馀。莫求捷径拾青紫,口但澜翻腹空虚。孔孟之功如药石,洗濯肝胃充肌肤。如农去莠植嘉谷,如行九折遇坦途。我怜赤子在远域,疾痛不闻其叫呼。...
  • 4.《哭少游学士·其一宋朝·释道潜江左有豪英,超骧世无伦。妙龄已述作,识造穷天人。儒林老先生,相与为友宾。客来叩治乱,亹亹披霜筠。波澜与枝叶,犹足誇后尘。青衫入仕初,十手争扶轮。孤嘲可敌众,志郁...
  • 5.《郭有道墓清朝·王士祯大槐坂上逐车尘,争效先生折角巾。至竟清流解亡国,望门投止是何人。
沈周的诗词曲代表作

沈周(1427—1509),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竹居主人。中国明朝画家,吴门派的创始人,明四家之一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于明宣德二年,卒于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二岁(虚八十三岁)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