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永乐寺水竹居(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

朝代:元朝|作者:戴良|
一上高楼恨有余,登临事往竟成虚。
已无阁老履絇迹,徒认匡公水竹居。
珮玉声流池尽处,琅玕影动月来初。
从今便结东林社,晓钵高擎老衲如。

赏析/鉴赏

【原题】:
题永乐寺水竹居(先师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)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孙长史女与焦封赠荅诗·其三·别封唐朝·不详鹊桥织女会,也是不多时。今日送君处,羞言连理枝。
  • 2.《赠相士张月梅元朝·高若凤清光万里飞银阙,岁晏天寒桂香歇。舍章殿是广寒宫,月似梅花梅似月。世间有梅有开落,天上有月有圆缺。乾坤清气钟于人,千古不摩方寸铁。月耶梅耶杳莫辨,净色寒香两奇绝。...
  • 3.《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五宋朝·释德洪因法相逢一笑开,俯看人世过飞埃。湘南岭外休分别,圆寂光中共往来。
  • 4.《寄所知明朝·石宝昨夜清飔发,怀君在远道。双鱼不可托,寂寞对池草。寒露日夕凝,林麓霜苦早。谁念裘褐单,泥滓难自保。百年会有乐,中岁已枯槁。如何日孳孳,复为毫末恼。浊酒幸满尊,藜藿...
  • 5.《春日清朝·毛启凤梅梢月上影重重,春暖贪眠意更慵。倚枕不知天渐晓,忽闻山寺数声钟。
戴良的诗词曲代表作

戴良(1317—1383),字叔能。元代著名人。浦江建溪(今浙江省诸暨市剑镇)人。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。后至吴中,依张士诚。又复泛海至登莱,拟归元军。元亡,隐居四明。洪武十五年,明太祖召至京师,欲与之官,托病固辞。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。待罪之日,作书告别亲旧,仍以忠孝大节为语。次年,卒于狱中。或说系自裁而逝。
诗文多为悲凉感慨、颂扬与怀念故元之作,寓磊落抑塞之音。曾学医于朱丹溪,学经史古文于柳贯、黄溍、吴莱,学诗于余阙,博通经史,旁及诸子百家,诗文并负盛名,其诗尤胜。
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“其诗神姿疏秀,亦高出一时”。著有《春秋经传考》、《和陶诗》、《九灵山房集》等。《明史》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