邺下杂咏·一赋何曾敌两京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慎行|
一赋何曾敌两京,也知土木费经营。
浊漳确是无情物,流尽繁华只此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掩耳盗铃秦朝·吕不韦   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;以锤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恶人闻之,可也;恶己自闻之,悖也!
  • 2.《已亥杂诗·163清朝·龚自珍与吾同祖砚北者,仁愿如兄壮岁亡。从此与谁谈古处,马婆巷外立斜阳。
  • 3.《景德寺斋罢游吴氏园宋朝·洪朋顾辟疆园北郭边,伊蒲放箸得盘桓。老松拔地三千尺,脩竹参天一万竿。官寺馀基秋草乱,书堂新构暮云寒。南唐台榭无人识,依旧江声走急滩。
  • 4.《明朝·何巩道玉烟松火夜来多,鍊得玄冰价几何。若使一身能利物,从今顶踵任消磨。
  • 5.《游陈山分韵得山字明朝·沈琮凉燠互迁易,大化斯往还。少壮能几时,华发飒已斑。猗彼泉石人,如脱红尘寰。佳节值良友,丘壑同跻攀。有酒相携持,有诗互评删。虑静水不波,心与云俱閒。炎炎凭势徒,弃德...
查慎行的诗词曲代表作

查(zhā)慎行(1650~1727),清代人,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为"清初六家"之一。浙江海宁袁人。
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
王渔洋曰:“夏重诗,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。余谓以近体论,剑南奇创之才,夏重或逊其雄,夏重绵至之思,剑南亦未之过,当与古人争胜毫釐。若五七言古体,夏重丽藻络绎,宫商抗坠,往往有陈后山、元遗山之。”沈归愚曰:“施注苏诗,行世久矣,敬业补所未及,兼多驳正。所为诗,得力于苏,意无勿申,辞无勿达。或以少蕴藉议之,然视外强中乾,袭面目而失神理者,固孰得而孰失耶?”
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