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暮杂忆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陈维崧|
江南忆,少小住长洲。
夜火千家红杏幙,春衫十里绿杨楼。
头白想重游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穆德敬归觐元朝·李昱九月连雨秋水生,贺家湖上送君行。青山对岸似人好,白鹭下田如叶轻。终军弃繻亦年少,贾谊献策多成名。彩衣归拜二亲后,几日重来怀为倾。
  • 2.《句·其一宋朝·陈朝老姑射楼台簇水仙。
  • 3.《三铺清朝·方希孟漠南日日度流沙,喜见连村酒帜斜。鹅绿数行湖上柳,猩红一点碛间花。人家鸡犬繁无异,物候瓜芦熟不差。若使汉唐田尽辟,昆墟今已富桑麻。
  • 4.《答寄李襄国显国二子·其一明朝·伍瑞隆一尊风雨散词林,几度怀君动楚吟。锦被漫劳青翰舫,新题先到紫鸾音。情深并抱英雄泪,赋就俱悬绝代心。咄咄斯人真独往,千秋吾党见双金。
  • 5.《忆家园(丽江古城卖鸡巷)四首·其二清朝·牛焘非城非市市城边,一带园畦曲引泉。篱外自馀闲敞地,村童逐伴放飞鸢。
陈维崧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维崧(1625—1682年),字其年,号迦陵,江苏宜兴人。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,阳羡词派领袖。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。
明熹宗天启五年(1625年),陈维崧出世,幼时便有文名。十七岁应童子试,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。与吴兆骞、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“江左三凤”。与吴绮、章藻功称“骈体三家”。明亡后,科举不第。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,陈维崧亦寓居商丘,与弟同居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十一,陈维崧访冒襄,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,冒襄派徐紫郎)伴读。
康熙元年(1662年),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、张养重等修禊红桥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举博学鸿词科,授官翰林院检讨。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享年五十八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