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忠祠简介

三忠祠是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村的明代祠堂建筑,为纪念南宋抗元义士陈公荣及其子侄所建,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现作为长乐青少年德育基地。

该祠始建于明代,江田陈氏族人为铭记陈公荣家族抗元事迹而建。陈公荣在南宋末年组织乡兵抵御元军,其子陈宗傅、侄陈老成等173位族人在泉州凤凰战役中殉国。祠内现存陈文龙致陈公荣求援信石刻,以及陈公荣悼念烈士作石刻,均陈列于祠堂墙壁。建筑承载着江田陈氏“忠义传家”的传统,元代时期该家族拒不出仕,至明代始有后人入仕。祠堂周边现存陈公荣墓,碑刻“我所”二字,墓旁立有记述其生平的石碑。

释今无·三忠祠的古诗词(共1首)

  • 1.《拜三忠祠清朝·释今无穷厓极海拜名祠,万古山河又一时。波浪独深臣子泪,死生惟有老僧知。鱼龙国冷人如梦,乌鹊枝危月亦悲。最是不堪投吊草,乾坤若个哭男儿。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三年渡辽海,涉琼南而归,备尝艰阻,胸次益潇洒廓落。再依雷峰,一旦豁然。住海幢十二年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