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简介

日本国(Japan),简称日本,首都东京。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、美国忠实盟友。陆地面积约37.8万平方公里,包括北海道、本州、四国、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。由1都、1道、2府和43县组成。截至2025年8,总人口为12380万人,是除美国外唯一人口过亿的发达国家,主要民族为大和族,通用日语,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。

3世纪中叶,境内出现大和国。645年,向中国唐朝学习,进行大化改新。12世纪后期,进入幕府统治时代。19世纪50年代放弃锁国政策,曾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。1868年,向欧美列强学习,实行明治维新,建立大日本帝国,迅速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。1894年和1905年分别于甲午中日战争、日俄战争中获胜,巩固了世界强国的地位。于1931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,走上战争扩张的道路。1945年,二战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。战后实施新宪法,奉行“重经济、轻军备”路线,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。

日本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、世界第四大经济体,汽车、钢铁、机床、造、电子和机器人等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明显。日本电力、电信基础设施完善,高速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运等交通设施便利,市场规模较大,法律法规和信用体系健全。截至2023年末,日本对外净资产连续33年位居全球第一。2024年,日本国内生产总值6092887亿日元,实现经济增长0.1%。2025年5月27日,日本财务省称,日本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第一大债权国的地位。

杨维桢·关于日本的古诗(共1首)

  • 1.《送僧归日本元朝·杨维桢东风昨夜来乡国,又见阶前吴草青。金锡躅空灵鸟逝,宝珠嗅海毒龙腥。车轮日出扶桑树,笠盖天倾北极星。我欲东夷访文献,归来中土校全经。
杨维桢的诗词曲代表作
杨维桢(1296—1370),元末明初著名人、文学家、书画家和戏曲家。字廉夫,号铁崖、铁笛道人,又号铁心道人、铁冠道人、铁龙道人、梅花道人等,晚年自号老铁、抱遗老人、东维子。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(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)人。与陆居仁、钱惟善合称为“元末三高士”。 杨维祯的诗,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,既婉丽动人,又雄迈自然,史称“铁崖体”,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。有称其为“一代诗宗”、“标新领异”的,也有誉其“以横绝一世之才,乘其弊而力矫之”的,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“元末江南诗坛泰斗”。他著述等身,行于世的著作有《春秋合题着说》、《史义拾遗》、《东维子文集》、《铁崖古乐府》、《丽则遗音》、《复古诗集》等近二十种。 书法以行草最工,笔势岩开,有“大将班师,三军奏凯,破斧缺牖,例载而归”之势,传世作品有楷书《周上卿墓志铭》,行书《张氏通波迁表》、《真镜庵募缘疏卷》、《鬻字窝铭》、《城南唱和诗卷》、《元夕与妇饮诗》、草书《梦游海棠城诗卷》、《竹西草堂记卷》、《致理斋尺牍》、《晚节堂诗》、《沈生乐府序》等,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题跋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