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春来·别情

朝代:元朝|作者:周德清|

月儿初上鹅黄柳,燕子先归翡翠楼,

梅魂休暖凤香篝。人去后,鸳被冷堆愁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上行杯·落梅着雨消残粉五代·冯延巳落梅着雨消残粉,云重烟轻寒食近。罗幕遮香,柳外秋千出画墙。春山颠倒钗横凤,飞絮入檐春睡重。梦里佳期,只许庭花与月知。
  • 2.《落牙行元朝·李昱昔年左车第一牙,居然脱落诚堪嗟。今年又一齿,欲落未落如秋瓜。又如洪河流,泛此无根槎。清晨鼽嚏忽在地,两龈开豁何谽谺。其馀未落者,满口皆龌牙。乾肉不敢决,所虞饭有...
  • 3.《题丞厅清节轩诗宋朝·李正民新种修篁翠叶稠,凛然清节坐惊秋。官曹咸类崔斯立,风味仍同王子猷。暂却鹭鹓仍退食,鸾凰此日小迟留。吟哦自是公家事,我亦身閒愧食浮。
  • 4.《明朝·何巩道江郎开罢梦中花,又向高天吐紫霞。记得木兰僧院日,微吟题在碧窗纱。
  • 5.《西地锦明朝·沈受先生:街坊人马乱纷纷。只为当朝第一人。今忝结朱陈。只恐门墙难称。
周德清(1277-1365)元代文学家。字日湛,号挺斋,高安(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)人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代。工乐府,善音律。终身不仕。著有音韵学名著《中原音韵》,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。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。《录鬼簿续篇》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,然其编著的《中原音韵》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。《中原音韵》是为北曲用韵而作,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,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。成书后,戏曲作曲、唱曲都有了规范,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。《中原音韵》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,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音,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。「德清三词,不惟江南,实天下之独步也。」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31首,套数3套。至正己(1365)卒,年八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