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庭简介

门庭,汉语词汇,拼音为mén tíng,原指房屋入口处的空地及庭院,后衍生出多重引申义,涵盖家庭门第、学派派系及行事准则等范畴。该词兼具建筑空间与社会象征双重内涵。字面义指门前区域,如《周礼》中“掌埽门庭”的日常维护场景;引申义既可指家族地位(如“光大门庭”),亦可喻指学术派别(王夫之《姜斋话》称“立门庭”)或处事规范。经典成语“门庭若市”出自《战国策》,既描绘空间意象,又暗含社会关系隐喻。其词源可溯至先秦典籍,《周易·节卦》载“不出门庭”,战国时期通过“门庭若市”强化空间象征。宋明以降语义分化,明清文献中既保留建筑本义(如《儿女英雄传》“支应门庭”),又扩展出宫廷禁地(《三国志》)、学派分野等用法,形成复合语义网络。

章甫·门庭的古诗词(共1首)

章甫(约公元1185年前后在世)字冠之,自号转庵、易足居士、饶州鄱阳(今江西鄱阳县)人,徙居真州(治所在今江苏仪征)。
甫家虽在饶州鄱阳,而以诗游诸士大夫之间,常年客居两淮京口一带,先寓居江苏仪征,后流落湖北一带谋生。早年曾应科举,后以诗游士大夫间,与韩元吉陆游、吕祖谦等多有唱和。
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孝宗淳熙中前后在世。其与韩元吉和韩的女婿吕祖谦和陆游皆平辈论交,年纪应小于韩大于吕而和陆游接近,其生年约在1125-1130之间。韩元吉曾为章甫作《易足堂记》,落款“淳熙十一年”,是其卒年应在1185之后。少从张孝祥学,为诗推崇江西,创作态度认真严谨,着意研炼琢磨,好“怪奇”和“活法”,少数佳作间有唐人气象,流蕴藉又造语生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