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山简介

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境内,古称金陵地肺名山,华阳境天,是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第一福地,十大洞天中第八洞天。茅山形胜独特,景秀丽,2014年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主峰大茅峰372.5米,与二茅峰、三茅峰依次相连,逶迤起伏。相传距今约5000年前,展上公善养生术,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(今茅山镇玉晨村),植白李弥满,食之登仙,当地称其地为“白李溪”,在玉晨观的石牌坊上刻“高辛道场”。周时燕国人郭四朝,也曾修炼于玉晨观,成道后被敕封为“太微葆光真人”。先秦时,李明真人栖息于郁冈山古炼丹院(今乾元观)合神丹而升仙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公元前210年)十,秦始皇东巡会稽,刻石颂德而还,遂登句曲山北陲,埋白璧一双,会飨群臣,感叹地说:“巡狩之乐,莫过山,自今以往,良为常也。”于是句曲山北陲为良常之山。《洞天福地》列茅山为第八洞天,第一福地。

曹义·茅山的古诗词(共3首)

  • 1.《寄王伯顺先生茅山人也明朝·曹义卖药从来不计金,门栽红杏巳成林。也知住近华阳洞,曾淂仙方养道心。
  • 2.《送倪东明归茅山明朝·曹义青年襟度雪冰清,一夕飞凫到玉京。霞帔晓趍鹓鹭序,丹衷深荷圣皇情。旆回驿路秋风早,凉入关河暑雨晴。遥想华阳归到日,烧丹炼药学长生。
  • 3.《宿茅山汤宗师房听雨明朝·曹义厌听春宵雨,无眠感客情。萧疏惊落叶,淅沥讶秋声。暗滴瑶池响,寒侵锦被轻。仙家莲漏静,辗转到天明。
【介绍】: 明应天府句容人,字子宜。永乐十三年进士。授翰林院编修,升礼部主事,累迁南京吏部尚书。正统末,京师告急,奉命守崇文门。天顺初辞官归。有《默庵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