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虎山简介

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因得名。其中天门山最高,海拔1300米。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,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,是中国道教发祥地,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。龙虎山的丹霞地貌,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—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。

道教典籍记载,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,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,至今承袭六十三代,历经一千九百多年。

2010年82日,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《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》。

2017年11月19日,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。

常国武·龙虎山的古诗词(共1首)

  • 1.《游龙虎山近现代·常国武阳朔山水甲桂林,惮远杖屐惜未曾。眼前山水亦清绝,税驾恍作漓江行。两岸丹峦蜿蜒出,一湾泸溪彻底清。放舟中流任容与,山静惟闻欸乃声。舟人指点峭壁上,石窟星散悬棺横。...
常国武,字翼谋、止戈。1929年12月生于南京。自幼喜古诗文、书法。十七岁始在卢冀野主编的《泱泱》副刊上发表旧体文十馀篇。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,1956年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,1986年晋升教授,全权为唐圭璋恩师代培三届博士生。十年动乱期间受到冲击,全家下放淮安农村,平反后回校继续任教。著有《宋代文学史》上下集(国家六五重点科研项目)、《辛稼轩词集导读》、《新选宋词三百首》、《中学语文教材析疑》(古代诗文部分)等,论文有《读〈外集〉卮言》、《西麓词平议》、《碧山、草窗、玉田三家词异同论》、《宋代士与文学创作》、《清诗中兴探源》等数十百篇,自作诗、文、联在国内多处勒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