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庸关简介

居庸关,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,也是中国的城堡之一。 

“天下九塞”之一,“太行八陉”之八,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居庸关同样号称“天下第一雄关”,与嘉峪关相似,但是两关的东西位置不同,且嘉峪关比居庸关修筑时间更早。相当于嘉峪关(建于1372年)比关(建于1381年)早建九年。 

关城所在的峡谷,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,西山夹峙,下有巨涧,悬崖峭壁,地形极为险要。

居庸关与紫荆关、倒关、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,其中居庸关、紫荆关、倒关又称内三关。居庸关是四大重要关卡之一。四大重要关卡即南口,居庸关,上关和八达岭。

康熙·居庸关的古诗词(共4首)

  • 1.《出居庸关清朝·康熙群峰倚天半,直北峙雄关。古塞烟云合,清时壁垒閒。军锋趋朔漠,马迹度重山。渐向边城路,旌旗叠翠间。
  • 2.《入居庸关清朝·康熙始和羽骑出重关,风动南薰整旆还。凯奏捷书传朔塞,欢声喜气满人寰。悬崖壁立垣墉固,古峡泉流昼夜閒。须识成城惟众志,称雄不独峙群山。
  • 3.《暮秋重出居庸关清朝·康熙乱榆丛柳未经霜,峻岭崇峦晓色苍。峡里细泉流不竭,仍闻太古韵铿锵。
  • 4.《再度居庸关清朝·康熙草木未甲坼,年光属早春。三番劳远驭,一举本勤民。峡暖泉声动,风和鸟噪新。会看歌凯入,景物尽还淳。
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年54日—1722年12月20日),即清圣祖(1661年—1722年在位),清朝第四位皇帝,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。年号康熙。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(蒙语“平和宁静”之意,为汉语“康熙”的意译)。西藏方面尊称为“文殊皇帝”。顺治帝第三子,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。
康熙帝8岁登基,14岁亲政,在位62年,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执政初期,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。面对严峻局势,他坚持大规模用兵,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。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,完全夺回朝廷大权,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。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、沙俄的战争胜利;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;三征噶尔丹,并取得胜利;创立“多伦会盟”取代战争,联络蒙古各部;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。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;注意休养生息,发展经济,笼络汉族士人。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,到了晚年倦勤,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。另外,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,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。
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,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,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,有学者尊之为“千古一帝”,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,终年68岁。庙号圣祖,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,葬于景陵。传位于第四子胤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