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山寺简介

寒山寺(英文名:Hanshan Temple)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,古称枫桥寺,又称“普明禅院”“封桥寺”“枫桥寺”。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,是佛教文化传播的典范,是苏州的必游景点。

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,唐至德年间张继途经寒山寺,写下了千古绝唱《枫桥夜泊》,寒山寺名声大振。明洪武年间僧昌崇重建。清咸丰四年,寒山寺造楼房、招租收息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寒山寺由苏州市文管会代管。1966至1976年期间,寒山寺文物被查抄、人员被遣散。1978年,寒山寺开始修复工作。1979年除夕,在苏州市对外友协倡导配合下,寒山寺举办第一届听钟声活动。寒山寺建筑装饰采用以佛教为主题进行表现,主要包括木雕、石雕等,寺内空间布局以中轴线的方式将寺院主要建筑依次排开。寒山寺中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钟楼、碑廊、枫江楼等,主要景合称十二胜景。

寒山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因其历史遗迹而被列为中国十大寺庙之一。寒山寺于2008年12获得世界上“最大的诗碑”以及“最大的佛钟”共两项世界纪录。1982年,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寒山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0年,寒山寺获得“2007—2009年度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”称号和中国首届“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”的称号。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,寒山寺接待游客26.78万人次。

袁宏道·关于寒山寺的古诗(共2首)

  • 1.《雨中过苏·其二明朝·袁宏道 无官有客尚留吴,难道陶潜不腐儒。魂亦寻花如蛱蝶,梦惟逐浪似鹈鹕。孤灯影瘦寒山寺,荒草流青夏驾湖。学道参禅都未澈,一毛聊得比杨朱。
  • 2.《和江进之寒山寺之作·其一明朝·袁宏道 山寺依人境,乘闲且杖藜。好花营地种,熟鸟认枝栖。洗钵防茶老,开轩碍竹低。西来空有义,记取鹁鸠蹄。
袁宏道的诗词曲代表作

袁宏道(1568年12月23日─1610年10月20日)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省公安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历任吴县知县、礼部主事、吏部验封司主事、稽勋郎中、国子博士等职,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
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,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,亦反对唐顺之、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,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。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,其文学流派世称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