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阳城赋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
山阳故城,遗趾数雉。四百之运,终于此墟。裔孙作赋,盖悯汉也。辞曰:
我止行车,霣涕于山阳之墟。是何苍莽与惨淬,舂陵之气兮焉如?踏昌运于四百,辞至尊而伍匹夫。有利器而倒持兮,曾何铓刃之足舒!懿王迹之肇基,暨坤维之再敷。邈汜阳与鄗土,恍蛇变而龙摅。痛人亡而事替,终此地焉忽诸。嗟乎!积是为治,积非成虐。文景之欲,处身以约。播其德芽,迄武乃获;桓灵之欲,从心于昏,燕其妖焰,逮献而焚。彼伊周不世兮,奸雄乘衅而腾振。物象摧以易位,被虚号而阳尊。终势弹而事去,胡窃揖让以为文?呜呼?维神器之至重兮,盖如山之不骞。使人得譬乎逐鹿,固健步者所先。谅人事之云尔,孰云当途之兆也自天!乱曰:久矣莫可追,升彼墟兮嘻嘻。独遗武兮,贻后王之元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吕陶游人何事种芳菲,试把庭松较盛衰。得地不将天质改,有心惟与岁寒期。一轩野色栽培后,十月霜华秀茂时。造化果能周及物,亦须千丈引乔枝。
  • 2.《春日粤山眺望明朝·王渐逵远郭晴烟合,三城春气深。游人出木末,鸣鸟宿碑阴。大地楼台簇,佳辰管吹沉。由来重都会,藉此一开襟。
  • 3.《席上有赠呈芝五明朝·王邦畿台上莺声台下听,截然诸乐一时停。只因郎在歌偏误,不怕人知眼屡青。当众故开题赠扇,疑人时隐绣花屏。定情岂必烦盟约,醉不逢君意不醒。
  • 4.《代胡燏棻题天津浙江会馆戏台联清朝·方浚师箫管庆升平,演来水调歌头,唤鹦鹉衔杯,联袂衣裳评北谱;楼台新结构,最好金灯花下,看氍毹贴地,淡妆浓抹说西湖。
  • 5.《咏怀·其十二元朝·张达阔别慨参商,怀思极令晨。积愤莽胸臆,所亲路无因。岁月不我与,曜灵下西津。零霜众芳歇,鶗鴂徒悲辛。杳杳念索处,栖栖愧离群。高山独有奏,牙旷谁其人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