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简介

杜鹃属(学名:Rhododendron L.)是杜鹃目、杜鹃花科下的一属。灌木或乔木,有时矮小成垫状,地生或附生;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鳞片。叶互生,全缘,稀有不明显的小齿。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。花显著,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,稀单花,通常顶生,少有腋生。

杜鹃花是杜鹃花属植物的总称,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,被誉为“花中西施”,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。杜鹃花属植物化学成分亦非常复杂,主要含挥发油、黄酮类、香豆素类、萜类等化合物,这些成分在药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藏药“达里”(杜鹃花的一种)对水肿、水土不适、肺病、支气管炎等疾病具有很强的疗效,在《王药诊》中记载“达里主治隆病、赤巴病、泻培根病”。此外,一些有毒性的杜鹃花植物被开发成了天然农药,用于农田仓库害虫的防治与毒杀。杜鹃花属植物以中药、中成药、复方药等在临床上均有大量使用,大多数的杜鹃花有镇咳、平喘、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。

李绅·关于杜鹃花的古诗(共1首)

  • 1.《新楼诗二十首·杜鹃楼唐朝·李绅 杜鹃如火千房拆,丹槛低看晚景中。繁艳向人啼宿露, 落英飘砌怨春风。早梅昔待佳人折,好月谁将老子同。 惟有此花随越鸟,一声啼处满山红。
李绅的诗词曲代表作
李绅(772—846)汉族,字公垂,吴兴郡乌程县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,祖籍亳州(今属安徽),27岁考中进士,补国子助教。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,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歌,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。作有《乐府新题》20首,已佚。著有《悯农》诗两首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脍灸人口,妇孺皆知,千古传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