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简介

冬季是四季中的第四个季节,其变化是阴阳转换的渐变过程,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开启的标志。传统以二十四节气立冬”为起点,至次年“立春”前结束。冬季包含立冬、冬至等六个节气,其中冬至后进入“三九天”,为全年最冷时段。在气候特征上,北方常见降天气,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温暖如春的“小阳春”气候。

季节划分存在节气法与气温法两种体系。节气法以“立冬”为起始,至下一个“立春”前结束;气温法则依据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10℃为入冬标准,回升至10℃以上时结束。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显著,主要受纬度位置、冷空气活动的影响,寒潮形成与冬季环流密切相关。尽管科学定义不断演进,民间始终以“立冬”作为冬季的起始。

王恽·描写冬天的古诗(共1首)

王恽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恽(yùn)(1227—1304年723日),字仲谋,号秋涧,卫州路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)人。元朝著名学者、人兼政治家。
一生仕宦,刚直不阿,清贫守职,好学善文,成为元世祖忽必烈、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。
其书法遒婉,与东鲁王博文、渤海王旭齐名。著有《秋涧先生全集》。散曲创作,今存小令41首。
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,在汲县去世,终年七十八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