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词牌名双调,五十五字,押平声韵。也是曲牌名。南曲仙吕宫、北曲大石调都有。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。北曲用作小令,或用于套曲。南曲列为“引子”,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。

鹧鸪天 辛弃疾

  • 31.《鹧鸪天·睡起即事宋朝·辛弃疾 水荇参差动绿波。一池蛇影噤群蛙。因风野鹤饥犹舞,积雨山栀病不花。 名利处,战争多。门前蛮角日干戈。不知更有槐安国,梦觉南柯日未斜。
  • 32.《鹧鸪天·席上吴子似诸友见和再用韵答之宋朝·辛弃疾 翰墨诸君久擅场。胸中书传许多香。苦无丝竹衔杯乐,却看龙蛇落笔忙。 闲意思,老风光。酒徒今有几高阳。黄花不怯秋风冷,只怕诗人两鬓霜。
  • 33.《鹧鸪天·白苎新袍入嫩凉宋朝·辛弃疾白苧新袍入嫩凉。春蚕食叶响回廊。禹门已准桃花浪,月殿先收桂子香。 鹏北海,凤朝阳。又携书剑路茫茫。明年此日青云去,却笑人间举子忙。
  • 34.《鹧鸪天·陌上柔条初破芽宋朝·辛弃疾陌上柔条初破芽。东邻蚕种已生些。平冈细草鸣黄犊,斜日寒林点暮鸦。山远近,路横斜。青旗沽酒有人家。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野荠花。
  • 35.《鹧鸪天·桃李漫山过眼空宋朝·辛弃疾 桃李漫山过眼空。也宜恼损杜陵翁。若将玉骨冰姿比,李蔡为人在下中。 寻驿使,寄芳容。垅头休放马蹄松。吾家篱落黄昏后,剩有西湖处士风。
  • 36.《鹧鸪天·再赋牡丹宋朝·辛弃疾 去岁君家把酒杯。雪中曾见牡丹开。而今纨扇薰风里,又见疏枝月下梅。 欢几许,醉方回。明朝归路有人催。低声待向他家道,带得歌声满耳来。
  • 37.《鹧鸪天·峡石前用韵答吴子似宋朝·辛弃疾 叹息频年廪未高。新词空贺此丘遭。遥知醉帽时时落,见说吟鞭步步摇。 干玉唾,秃锥毛。只今明月费招邀。最怜乌鹊南飞句,不解风流见二乔。
  • 38.《鹧鸪天·樽俎风流有几人宋朝·辛弃疾 樽俎风流有几人。当年未遇已心亲。金陵种柳欢娱地,庾岭逢梅寂寞滨。 樽似海,笔如神。故人南北一般春。玉人好把新妆样,淡画眉儿浅注唇。
  • 39.《鹧鸪天·掩鼻人间臭腐场宋朝·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。古来惟有酒偏香。自从归住云烟畔,直到而今歌舞忙。 呼老伴,共秋光。黄花何事避重阳。要知烂熳开时节,直待西风一夜霜。
  • 40.《鹧鸪天·木落山高一夜霜宋朝·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。北风驱雁又离行。无言每觉情怀好,不饮能令兴味长。 频聚散,试思量。为谁春草梦池塘。中年长作东山恨,莫遣离歌苦断肠。
辛弃疾的诗词曲代表作
辛弃疾(公元1140年-1207年),南宋爱国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 辛弃疾艺术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现存词600多首,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,公元1207年秋,辛弃疾逝世,年6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