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仄平平,仄中平中仄,中仄平平。平平中中中仄,中仄平平。平平中仄,仄中中、中仄平平。中仄仄、中平中中,中平中仄平平。
黯黯离怀,向东门系马,南浦移舟。薰风乱飞燕子,时下轻鸥。无情渭水,问谁教、日日东流。常是送、行人去后,烟波一向离愁。
中仄中平中仄,仄中平仄仄,中仄平平。中平中中中仄,中仄平平。平平中仄,中中中、中仄平平。平仄仄、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平平。
回首旧游如梦,记踏青殢饮,拾翠狂游。无端彩云易散,覆水难收。风流未老,拌千金、重入扬州。应又是、当年载酒,依前名占青楼。
仄仄平平,仄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点点江梅,对寒威强出,一弄新奇。零珠碎玉,为谁密上南枝。幽香冷艳,纵孤高、却遣谁知。惟只有、江头驿畔,征鞍独为迟迟。
平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
聊捻粉香重问,问春来甚日,春去何时。移将院落,算应未肯头低。无人共折,傍溪桥、雪压霜欺。君不见、长安陌上,只夸桃李芳菲。
平仄平平,仄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平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梅萼知春,见南枝向暖,一朵初芳。冰清玉丽,自然赋得幽香。烟庭水榭,更无花、争染春光。休漫说、桃夭杏冶,年年蝶闹蜂忙。
仄仄仄,平平仄,仄仄平仄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平,仄仄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平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立马伫,凝情久,念美人自别,鳞羽茫茫。临岐记伊,尚带宿酒残妆。云疏雨阔,又怎知、千里思量。除是托、多情驿使,殷勤折寄仙乡。
格律对照例词:《汉宫春·玉减香消》
仄仄平平,仄平平仄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平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仄,平平平仄平平。
玉减香消,被婵娟误我,临镜妆慵。无聊强开强解,蹙破眉峰。凭高望远,但断肠、残月初钟。须信道、承恩不在貌,如何教妾为容。
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仄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
风暖鸟声如碎,更日高院静,花影重重。愁来待只殢酒,酒薄愁浓。长门怨感,恨无金、买赋临邛。翻动念、年年女伴,越溪共采芙蓉。
格律对照例词:《汉宫春·十日春风》
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。仄平平仄,平仄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仄仄平平。仄仄仄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十月春风,又一番调弄,怕暖愁阴。夜来风雨,摇得杨柳黄深。熏篝未断,攀旧寒、浅醉同衾。便是斗灯见月,看花对酒惊心。
平仄仄平平仄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平平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平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携手满身花影,香霏冉冉,露湿罗襟。笙歌殢人归去,回首沈沈。人间此夜,误春光、一刻千金。明日问、红巾青鸟,苍苔自拾遗簪。
平仄平平,仄平平平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红粉苔墙,透新春消息,梅粉先芳。奇葩异卉,汉家宫额涂黄。何人斗巧,运紫檀、剪出蜂房。应为是、中央正色,东君别与清香。
平平仄仄平平,中中平仄中,中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仙姿自称霓裳,更孤标俊格,霏雪凌霜。黄昏院落,为谁密解罗囊。银瓶注水,浸数枝、小阁幽窗。春睡起、纤条在手,厌厌宿酒残妆。
仄仄平平,仄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仄仄平平。仄仄仄、平平仄平,平仄仄仄平平。
别酒初醒,似一番梦觉,屈指堪惊。犹疑送消寄息,遇著人听。当初唤作,据眼前、略略看承。及去了、从头想伊,心下始觉宁宁。
平平仄仄平平,仄平平仄仄,平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仄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
黄昏画角重城,更伤高念远,怀抱何胜。良时好景,算来半为愁生。幽期暂阻,更就中、月白风清。千万计、年年断除不得,是这些情。
仄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仄平仄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
暖律初回,又烧灯市井,卖酒楼台。谁将星移万点,月满千街。轻车细马,隘通衢、蹴起香埃。今岁好、土牛作伴,挽留春色同来。
仄仄平平仄仄,仄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平仄仄,仄仄平平。平平仄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平平。
不是天公省事,要一时壮观,特地安排。何妨彩楼鼓吹,绮席尊罍。良宵胜景,语邦人、莫惜徘徊。休笑我、痴顽不去,年年烂醉金钗。
平仄平平,仄平平仄中,中中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中中、中平平仄。平仄仄、平平中仄,平中仄平平仄。
云海沈沈,峭寒收建章,雪残鳷鹊。华灯照夜,万井禁城行乐。春随鬓影,映参差、柳丝梅萼。丹禁杳、鳌峰对耸,三山上通寥廓。
平平仄平平仄。仄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中中、平平平仄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
春衫绣罗香薄,步金莲影下,三千绰约。冰轮桂满,皓色冷浸楼阁。霓裳帝乐,奏升平、天风吹落。留凤辇、通宵宴赏,莫放漏声闲却。
平仄平平,仄平平仄仄,平仄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。仄仄仄、平平平仄。平仄仄、平平平仄,平仄仄平平仄。
江月初圆,正新春夜永,灯市行乐。芙蕖万朵,向晚为谁开却。层楼画阁,尽卷上、东风帘幕。罗绮拥、欢声和气,惊破柳梢梅萼。
仄仄,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仄,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仄平平仄。平平仄仄,仄仄仄、平平平仄。平仄仄、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。
绰约,暗尘浮动,正鱼成曼衍,戏车交作。高牙影里,缓控玉羁金络。铅华间错,更一部、笙歌围著。香散处、厌厌醉听,南楼画角。
汉宫,汉朝宫殿,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宫殿。元盛如梓《庶斋老学丛谈》云:“武昌濒江有吕公矶,上有黄鹤楼。一日有题《汉宫春》于其上云……不知为何人作,或言洞宾语也。后三十年己未,元兵渡江。”东晋无名氏据旧籍撰有《汉宫春色》,写西汉惠帝皇后张嫣遗事,以张皇后为汉宫第一美人,然其遭遇极为不幸。调名或本此。此调有两体。一为平韵体,始见《梅苑》卷一载宋张先词。《词谱》卷二四云:“皆以前后段起句用韵、不用韵辨体。”一为仄韵体,见宋康与之《顺庵乐府》。宋有无名氏词名《汉宫春慢》,见《高丽史·乐志》二。
北宋新声,张先《蜡梅》词为创调之作。宋人用此调者较多。辛弃疾词题为《立春》,乃宋词名篇,亦为宋人通用之正体。辛词另有《会稽蓬莱阁怀古》是以文为词之典范,词情悲凉而豪放,词云:“秦望山头,看乱云急雨,倒立江湖。不知云者为雨,雨者云乎。长空万里,被西风、变灭须臾。回首听、月明天籁,人间万窍号呼。谁问若耶溪上,倩美人西去,麋鹿姑苏。至今故国人望,一舸归欤。岁云暮矣,问何不、鼓瑟吹竽。君不见、王亭谢馆,冷烟寒树啼乌。”词中多用文言虚词与文言句法,但全词意脉贯注,极为生动。无名氏一首抒写宫怨,最切合此调之声情,词云:“玉减香消,被婵娟误我,临镜妆慵。无聊强开强解,蹙破眉峰。凭高望远,但断肠、残月初钟。须信道、承恩在貌,如何教妾为容。风暖乌声和碎,更日高院静,花影重重。愁来待只滞酒,酒困愁浓。长门怨感,恨无金、买赋临邛。翻动念、年年女伴,越溪共采芙蓉。”陆游《初自南郑来成都作》乃感慨时事与言志之词,词云: “羽箭雕弓,忆呼鹰古垒,截虎平川。吹笳暮归野帐,雪压青毡。淋漓醉墨,看龙蛇、飞落蛮笺。人误许、诗情将略,一时才气超然。何事又作南来,看重阳药市,元夕灯山。花时万人乐处,鼓帽垂鞭。闻歌感旧,尚时时、流涕尊前。君记取、封侯事在,功名不信由天。”此调音节较响亮,而调势于奔放中归于收敛,多为豪放词人所用以言志抒情,但亦可表达婉约与含蓄之情。南宋词人用者较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