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堂春(词牌名)
画堂春,词牌名,又名“画堂春令”“万峰攒翠”等。以秦观《画堂春·落红铺径水平池》为正体,双调四十七字,前段四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主要代表作品有张先《画堂春·外湖莲子长参差》、秦观《画堂春·东风吹柳日初长》等。
- 词牌名画堂春
- 别名画堂春令,万峰攒翠等
- 韵格平韵格
- 字数四十七、四十六、四十八、四十九
- 流行年代北宋
- 代表作画堂春·一生一代一双人
- 格律画堂春词牌格律
画堂春词牌沿革
《画堂春》,最初见于《淮海居士长短句》。因为秦观词中有“画屏”字样,所以有了画堂春这样的词牌。唐时豪贵之家雕梁画栋、富丽堂皇的厅堂都叫画堂。白居易《三月三日诗》中有诗句“堂三月初三日,絮扑窗纱燕拂檐”。到薜能《赠韦氏歌人》中诗句“一曲新声惨画堂,可能心事忆周郎”,“画堂”似乎已经是一种曲调了。唐代时富贵之家,将装饰华丽的房子都称为画堂,该曲调的名称可能即由此来。
《画堂春》,调见《淮海集》,咏画堂春色,取以为名”(《钦定词谱》载)。清沈谦词有“万峰攒翠”句,故又名《万峰攒翠》。王诜词名《画堂春令》。
画堂春格律对照
- 正体正体:双调四十七字,前段四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以秦观《画堂春·落红铺径水平池》为代表。 此词别首前段结句“睡损红妆”,“睡”字仄声。谱内据之,馀参所采诸词。 格律对照例词:《画堂春·落红铺径水平池》 中平中仄仄平平,中平中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中仄平平。 落红铺径水平池,弄晴小雨霏霏。杏花憔悴杜鹃啼。无奈春归。 中仄中平中仄,中平中仄平平。中平中仄仄平平。中仄平平。 柳外画楼独上,凭阑手捻花枝。放花无语对斜晖。此恨谁知。 
- 变体一格律对照例词:《画堂春·西风庭院雨垂垂》 平平平仄仄平平。平平平仄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平仄平平。 西风庭院雨垂垂。黄花秋闰迟。已凉天气未寒时。才褪单衣。 仄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平仄平平。 睡起枕痕犹在,鬓松钗压云低。玉奁重拂淡胭脂。青入双眉。 
- 变体二变体二:双调四十八字,前段四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以赵长卿《画堂春·小亭烟柳水溶溶》为代表。此词后段第二句七字,较秦词添一字。 格律对照例词:《画堂春·小亭烟柳水溶溶》 仄平平仄仄平平,仄平仄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平仄平平。 小亭烟柳水溶溶,野花白白红红。恼人池上晚来风。吹损春容。 仄仄平平平仄,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平平平仄仄平平。平仄平平。 又是清明天气,记当年、小院相逢。凭阑幽思几千重。残杏香中。 
- 变体三变体三:双调四十九字,前段四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以黄庭坚《画堂春·摩围小隐枕蛮江》为代表。此词前后段结句皆五字,较秦词各添一字。张先“外湖莲子”词与此同。 格律对照例词:《画堂春·摩围小隐枕蛮江》 平平仄仄仄平平,平平平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仄仄仄平平。 摩围小隐枕蛮江,蛛丝闲锁晴窗。水风山影上修廊。不到晚来凉。 平仄仄平平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仄平仄仄仄平平。平仄仄平平。 相伴蝶穿花径,独飞鸥舞溪光。不因送客下绳床。添火炷炉香。 
- 变体四 变体四:双调四十九字,前后段各四句、四平韵。以赵长卿《画堂春·当时巧笑记相逢》为代表。此词换头二句皆七字,多押一韵,较秦词添二字。 格律对照例词:《画堂春·当时巧笑记相逢》 平平仄仄仄平平。仄平平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平仄平平。 当时巧笑记相逢。玉梅枝上玲珑。酒杯流处已愁浓。寒雁摩空。 仄平平仄仄平平。仄平平、仄仄平平。仄平平仄仄平平。仄仄平平。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