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·除夕追忆在贵阳

泪流无已。夜雨街头犹负米。

走过人家。蜡烛无情正放花。

腹饥休怒。弱弟愚甥难解悟。

洗足思眠。年少飘零梦不坚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夏夜追凉宋朝·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
  • 2.《游茅山·其一明朝·王弘诲巳字标形镇海东,辛墟应箓帝图雄。天关日月藏昏晓,地轴沧桑接混濛。信有神仙游物外,漫劳宰相说山中。丹丘此去无多路,白鹄翩翩未易通。
  • 3.《题牡丹瑞石图明朝·伍瑞隆素笔写繁华,春风五色纱。顾尔维摩室,年年见此花。
  • 4.《恭祀永陵有述·其二明朝·李学一丹诏脩时祀,词臣肃桂觞。仙坛秋日静,宝篆瑞辉扬。俎豆纷陈列,冠裳供祼将。梧山思帝舜,桐室忆成汤。恍惚神如在,凄其泪欲滂。更祈垂庇泽,宗社万年康。
  • 5.《月下同平子赏兰明朝·李之世谁从月里惜香魂,空影流阶澹写痕。一片湘帘秋似水,也宜幽客伴黄昏。
1914.5.28-2005.12.23,原名匡一,号“九一”,斋名笔帘留香处、五金屋、二象室、吟馆。江西修水人,生于安徽安庆。黄庭坚三十二世孙。五岁学颜、字贴,诵诗词。后学“二王”书。早年师从闻一多、朱自清、罗常培、王力等学界名宿,我国著名成就的者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他涉猎广泛,博览群书,在古文字研究、词创作、书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,被学术界称为“黄绮文化现象”。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,独创“铁戟磨沙”体和“三间书”,“铁戟磨沙体”开创出“雄、奇、清、丽”之“中国北派书”,“三间书”兼容并蓄,凛然独步,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。194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院,攻读古文字专业。1944年9在昆明简师任教,1946年9月在安徽大学中文系任教,1950年8月在张家口工程学校任教,1951年3月在天津津沽附中任教,1951年8月在天津津沽大学任副教授,1979年12月在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,1981年调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。1988年任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常委。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“政府特殊津贴”。1993年,被评为“省管优秀专家”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,2002年当选为河北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、名誉主席。河北省社科院顾问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、中国音韵研究会理事、中国训诂学会学术委会、河北省语言学会名誉会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等。2005年12月23日17时,因重症肺感染、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石家庄逝世,享年91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