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啼序·茶词

词牌名莺啼序|朝代:近现代|作者:吕小薇|

儿时紫藤院落,博重闱欢笑。

千里致、阳羡春芽,解封便说香绕。

陶壶沸、招孙试品,娇痴哪辨旗枪好。

但指呼:“枣枣梨梨,唐诗背了绿茶,自唐以来,闻名于世。宋沈括《梦溪笔谈》许为上品。)”。

笠泽移家,锡山负笈,念投闲亲老。

倚门望、喜见儿归,涤尘先瀹灵草。

奉慧泉、旨甘小瓮;

泛明月、兴添轻棹。

听叩舷、七碗泠泠,惊飞沙鸟。地滨太湖,假期归省,老父多亲瀹佳茗相饷。一九三一夏,余汲惠山第二泉水归以奉亲,父极喜。挽小舅、借篷舟,沽酒煮茗,泛舟于湖港河汊间。是夕,父兴豪甚,既薄醉,击节为诵卢仝七碗风生之作,至末章,声情转激越慷慨,岸边宿鸟,为之惊飞。)。

八年离乱,旅食西江,书空咄怀抱。

天杪客,居荒僻野,堂异归来,任惯分携,可堪吟啸。

茗边醒醉,灯前抒懑,时艰蒿目清谈少。

注一瓯、相对鸡声晓。

临行嘱咐,岩茶珍裹提囊,好伴绵绵长道李归来堂赌书泼茗之娱,而一瓯相对,赖以解酲析忧,相坚鸡鸣待旦之望。每当之子出行,亦当珍裹茶笥馀藏,以润远道。)。

匡庐雪褪,龙井溪喧,更武夷春早。

采茶调、声流云表。

嘉荈丛中,曙霞光里,红妆窈窕。

筠笼素手,头尖摘遍,揉青焙绿研膏去,把相思、付与郎精炒。

飘然鸿渐传经,海渡山逾,作和平祷。

注释

1. 民国七八年馀三、四岁间,在北京寓所,每依祖母膝,饮故乡常州所寄新,背唐诗、索果脯,得祖母欢笑,情景仿佛可忆。阳羡,今江苏宜兴县,旧属常州府治。阳羡贡(今名茶山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墨池记宋朝·曾巩临川之城东,有地隐然而高,以临于溪,曰新城。 新城之上,有池洼然而方以长,曰王羲之之墨池者。荀伯子《临川记》云也。羲之尝慕张芝,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,此为其...
  • 2.《送友人游温台元朝·宗衍天台雁宕好林丘,水竹风杉寺寺幽。路转山腰斜避石,渠通泉眼细分流。经过遂欲留佳处,险绝何须到上头。八月钱唐望归棹,江潮如雪倚江楼。
  • 3.《答南雄刘别驾见寄元朝·陈谟潇洒雄州别驾尊,公馀揽胜出松门。会稽山阴逢贺监,丁卯桥头寻许浑。文豹何曾迷雾雨,苍龙应自长儿孙。何时容我来惊座,更看优人舞白猿。
  • 4.《和陈长茜休致二首·其二宋朝·吕陶进取虽系时,退藏亦在道。傥与志不会,须惜流年老。不知笑君拙,知者羡君早。知与不知间,恶在惬予抱。得无钧石重,失乃锱铢少。明镜洗无心,向谁论丑好。
  • 5.《赋别区象先观察出都二首·其一明朝·何吾驺十年载酒话前盟,每向长安洽弟兄。弹剑未销风雨合,挥杯其那暮烟生。犹馀瑞霭迎宵仗,独拥閒云出晓城。天下同心人易老,建牙何处可谈兵。
吕小薇(1915----2006),名蕴华、号竹村,江苏武进人。一九三三年毕业于无锡国专。抗战中,流寓江西。 从事中高校教学及古籍整理工作四十馀年。曾任江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及《江西词》编委。平生酷耽吟咏,尤嗜填词。曾从唐文治、钱基博、陈衍、朱叔子、冯振、叶长青、王蘧常等先辈学古文辞。有《西湖诗词》、《竹村韵语剩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