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调望江南·西螺廖菊友君午夜招饮徵歌,醉归赋此谢之

杨柳岸,昨夜醉旗亭。

老酒觞浮流水曲,高怀兴共晓风清。

花月快晴明。

情酣畅,唱和漏频更。

侠骨英雄悲隔世,柔肠儿女总倾城。

余响遏云停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十一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戏问近现代·钱钟书 斗酒蒲桃博一州,烂羊头胃亦通侯。欲鱼何事临渊羡,食肉毋庸为国谋。且办作官拚笑骂,会看取相报恩仇。灞桥风雪驮诗物,戏问才堪...
  • 2.《还紫云寺素扇且题诗其上宋朝·宋楫吴绫便面小团团,信手拈来亦厚颜。障尽驿尘三十里,却还明月紫云间。
  • 3.《送沈希周(泉州人)·其二明朝·王渐逵浇培应向玄根时,讲贯由来岂外驰。君看寄生无瘠者,却于何处觅新枝。
  • 4.《白岳东天门明朝·王士性东南有名岳,沿流探其胜。丹崖挹晓氛,紫霞落飞磴。海天一望平,松涛逗清听。行行上天门,一窦开石径。忽然见楼台,金碧相纬经。楼高不知暑,云归常昼暝。缥缈楼中人,焚香...
  • 5.《梅花六咏·其五明朝·李云龙美人怨迟暮,今日喜逢君。巧笑不待索,幽香时复闻。龙鳞新浴雪,虬爪欲拿云。愿作孤山鹤,清阴尝共分。
1881-1932,字雅南,号六希子,斋号蓬壶精舍。江苏江阴人。工诗词,善属文,善能书。兼工古琴。画颇类吴昌硕。画品在白龙人王一亭伯仲之间。以画名世。早年曾在故都教画,任北京大学教授、北京女子大学教授。后民国十四年又载笔东游扶桑。为彼邦艺林所推重。民十六年冬,挟艺游台,与连雅堂成莫逆交,寄寓北投无名庵,与台省文士,常有诗画雅集之约,极一时之盛。足迹遍台北、新竹、嘉义、台南等地,书画亦随之流布台湾,二年后告老归乡。著有《王雅南先生文坛画集》《民国书画家汇传》《台湾见闻录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