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鬘

朝代:清朝|作者:潘飞声|

阑干柳色含情绿。骚人心比阑干曲。

莫道不销魂。春红瘦几分。

斜阳花影软。十二湘帘卷。

银甲上瑶丝。柔情筝雁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飞云顶明朝·王渐逵飞云杳何许,疑是祝融宫。石室自昏晓,太虚惟渺濛。瑞气多浮夜,凉云半碍空。会当凌八极,来此搆芳丛。
  • 2.《亚叟惠龙脑菊二绝·其二宋朝·许景衡正色最宜霜后见,清香自是药中珍。明年把酒东篱下,采采何如旧主人。
  • 3.《赠南洲明朝·朱浙南洲栖隐处,东近五侯山。心迹浮名外,行藏晏坐间。新诗频入刻,逸兴许谁扳。永日衡门下,何人数往还。
  • 4.《侍班恭纪·其一明朝·吴中行鸣柝声严夜未阑,内家催放侍班官。玉阶缥缈金茎湿,却讶清游入广寒。
  • 5.《秋日园居漫兴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半亩为园傍涧阿,楼成隙地已无多。数丛兰草数丛竹,拚得幽情付薜萝。
潘飞声(1858-1934) 字剑士,号兰史。番禺(今广州)人。清贡生。早年随洪钧出使德国,入柏林大学讲授中国语言文学。归国,保举知县,改授国子监典籍,荐举经济特科,皆不就。寓居香港,为报刊撰稿。入民国,寓居沪上。文词并工,为南社社员,与高旭、俞锷、傅专并称"南社四剑"。其诗清响可听,雄秀并具。词极婀娜之致。有《说剑堂集》、《在泉诗话》。词在集中,名《海山词》、《语词》、《珠江低唱长相思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