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歌子·宝匣收残黛

词牌名南歌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宝匣收残黛,罗衣褪旧红。

幽花无语夕阳中。

引得春愁一片堕帘栊。

微意何曾达,离愁暗许同。

此生幽恨本无穷。

分付深情流水共朝东。

注释

1. 押东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夜月·当初聚散宋朝·柳永 当初聚散。便唤作、无由再逢伊面。近日来、不期而会重欢宴。向尊前、闲暇里,敛著眉儿长叹。惹起旧愁无限。 盈盈泪眼。漫向我耳边,作万般幽怨。奈你自家心下,有事难见...
  • 2.《唐受命谶·其六唐朝·不详江南杨柳树,江北李花荣。杨柳飞绵何处去,李花结果自然成。
  • 3.《朝阳赞宋朝·释广闻摘不断,穿不透。宽作程,急著手。要从破后觅浑崙,当阳拈出谁知有。
  • 4.《登黄鹤楼识兴明朝·田渊观风乘兴上危楼①,宛若登仙跨鹤游。风静金鳞浮水沫②,浪平白鹭立沙洲。葡萄未醒长庚梦③,芳草仍含处士愁④。更有杜鹃声似诉,不须蜀道泪堪流⑤。
  • 5.《元夕奉读先君诗追和次韵明朝·石宝松山直上与云齐,一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