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今生未必重相见

词牌名采桑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今生未必重相见,遥计他生。

谁信他生。

缥渺缠绵一种情。

当时留恋曾何济,知有飘零。

毕竟飘零。

便是飘零也感卿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十一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已亥杂诗·230清朝·龚自珍二王只合为奴仆,何况唐碑八百通。欲与此铭分浩逸,北朝差许郑文公。
  • 2.《送担风近现代·郁达夫 春风南浦暗销魂,话别来敲夜半门。赠我梅花清几许,此生难报丈人恩。
  • 3.《古意·其二宋朝·释契嵩君莫笑支许,寂寞非愚懵。君莫轻嵇阮,山林有清兴。人生徒百岁,乐少忧还剩。万事漫短长,无如使道胜。尔非傲世士,高蹈钓名称。但谢区中缘,甘心栖石磴。澄空白日飞,世事...
  • 4.《石台夜坐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故乡乃有此丛林,下板何妨著寂音。永与世遗他日志,尚嫌山浅暮年心。冻云未放僧窗晓,折竹方知夜雪深。琢句自应清似玉,更宜坡字硬黄临。
  • 5.《金陵道上清朝·王士祯乍疏乍密秧针雨,时去时来舶趠风。五月行人秣陵去,一江风雨昼濛濛。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