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·两地凄凉共一秋

词牌名浣溪沙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两地凄凉共一秋。

燕云楚水各凝眸。

夕阳无恙照高楼。

雁足几时来故国,蛾眉何事怨灵修。

朝朝添泪助江流。

注释

1. 押尤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殿前欢·里西瑛号懒云窝自叙有作奉和元朝·乔吉懒云窝,静看松影挂长萝,半间僧舍平分破,尘虑消磨。 听不厌隐士歌,梦不喜高轩过,聘不起东山卧。 疏慵在我,奔兢从他。
  • 2.《寄成都宇文裘宋朝·毕仲游春深相别已秋深,日戴乌巾绕竹林。斫得鱼竿长十丈,无由同钓锦江心。
  • 3.《桂平西山山居即事十首·其九清朝·巨赞久雨炎威已敛藏,游人渐少午风凉。秋来更觉山居好,日满长林黄叶香。
  • 4.《和叔父移居东斋宋朝·苏过去乡三十年,梦寐犹西土。阨穷未能归,谅亦君子固。结庐箕颍间,绝意为霖雨。聊清一室地,仅作跏趺处。迩来又谢客,不待羹轹金。西斋旧翳密,日宴窗先暮。东轩得爽嵦,真作...
  • 5.《焦山·其六明朝·杜浚僧堂陈古鼎,青绿略参差。沙劫何多故,商周仅片时。神工疑太浅,怪物复安施。不必论真赝,风尘忌独知。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