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·深巷饧箫

词牌名高阳台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深巷饧箫,连村社鼓,禊游节物天涯。

南国旌旗,未妨春到人家。

崇桃积李看难倦,又轻飔吹绽桐花。

问几人曲水浮觞,新水煎茶。

韶光在处都堪赏,况红楼翠幕,紫陌钿车。

怎得双鸳,相携细履平沙。

流莺劝酒休辞醉,更徘徊淡日残霞。

醉归来,插帽繁枝,一任横斜。

注释

1. 押麻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小石城山记唐朝·柳宗元  自西山道口径北,逾黄茅岭而下,有二道:其一西出,寻之无所得;其一少北而东,不过四十丈,土断而川分,有积石横当其垠。其上为睥睨、梁欐之形,其旁出堡坞,有若门焉...
  • 2.《马希振葬地碣唐朝·不详乱石之壤,绝世之冈。谷变庚戌,马氏无王。
  • 3.《五更转·其三·太子成佛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三更满。太子腾空无人见。宫里传闻悉达无。耶娘肝肠寸寸断。
  • 4.《画景明朝·李肇亨霁色石桥流水,苍烟沙坞人家。谁向晓风吹笛,江寒落尽梅花。
  • 5.《蔷薇明朝·李孙宸濯锦啼妆紫玉肌,花期相恋每牵衣。莫愁故蕊随风散,尚有香魂伴客归。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