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花游·夜读碧山赋秋声词,试步其韵

词牌名扫花游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深窗梦觉,正屋角风筝,才弹仍住。

最伤寄旅。

动天涯万感,此情难赋。

漫作寒螀,毕世凄凉自取。

向何许。

借一笛谱酬,还倚疏树。

频岁归计阻。

况独听钟鸣,倍添酸楚。

暗楼邃宇。

只秋钲频送,更无人语。

怕绕荒庭,坠叶纷纷似雨。

断肠处,想闺中夜砧尤苦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四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宿新安驿元朝·李昱一宿新安驿,迢迢夜未央。有怀投赤县,无梦及沧浪。土榻连苔色,风帘带月光。清晨闻钟鼓,民俗祀汪王。
  • 2.《口占元朝·陈日焌红润剥龟脚,黄香炙马鞍。山僧持净戒,同坐不同餐。
  • 3.《寄新茶王圣时蒙示五诗宋朝·许景衡建溪初采雪芽香,病客分来敢独尝。一碗聊为金粟供,五篇不学玉川狂。风雷有信犹嫌晚,草木无情也著忙。谁似山中老松柏,不知人世有炎凉。
  • 4.《烟雨楼明朝·李培风吹明月堕鱼梁,读罢残书倚绿杨。湖上藕花楼上月,踏歌惊起睡鸳央。
  • 5.《怀古·野僧清朝·汪缙直入山中去,山中别有天。把茅黄叶路,洗菜白云泉。山月照初定,松风吹早眠。此心无处住,随处好安禅。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