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新词写遍蚕绵纸

词牌名采桑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黄侃|

新词写遍蚕绵纸,寄向谁边。

私恨绵绵。

人与秋虫共不眠。

幽兰泣露香犹在,抛却凉天。

消息谁传。

灯黯罗屏一惘然。

注释

1. 押先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胡生仕中九日载酒元朝·李昱门生载酒来衡宇,野客簪花忆故乡。酒色才于今岁绿,花枝仍似去年黄。残山剩水登临厌,短句长歌属和忙。信是乾坤容晚景,不知风雨过重阳。
  • 2.《题高士图元朝·薛敬烟柳垂垂压草亭,千峰树杪向人青。是谁高坐飞泉下,木榻翛然似管宁。
  • 3.《浮丘山居十首·其八明朝·李云龙向晓开帘望,烟林杳未分。寒虫答蕉雨,清磬逗松云。草阁鹿双卧,芝田鹤几群。瑶坛花树下,遥礼玉宸君。
  • 4.《成都杂诗·其二清朝·毛澄垂柳毵毵送冷风,任家潭侧雨濛濛。画船日暮忘归去,只宿花溪别港中。
  • 5.《踏莎行·其四·和云间诸公春闺清朝·王士祯芍药红酣,蘼芜碧聚。罗帏难把春寒护。知他何处送愁来,春来却是愁来路。莺燕多情,芳菲易度。才消几度黄昏雨。朝来不忍捲帘看,落花片片辞人去。
黄侃(1886-1935) 初名乔鼐,后更名乔馨,最后改为侃,字季刚,又字季子,晚年自号量守居士,湖北蕲春人,生于成都。1905年留学日本,在东京师事章太炎,受小学、经学,为章氏门下大弟子。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、武昌高等师范(武汉大学前身)、北京师范大学、西大学、东北大学、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、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。在北京大学期间,从刘师培学,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。殁于南京,仅49岁。于经学、文学、哲学皆有深诣,尤以"小学"之音韵、文字、训诂最为卓越,人以与章太炎为"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"。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两书为基础,强调从形、音、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,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。有《量守居士集》、《量守居士词集》、《量守庐日记》、《黄侃论学杂著》、《文心雕龙札记》、《诗品注释》、《说文古韵》、《尔雅略说》、《集韵声类表》、《日知录校记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