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家傲·京师元夜

词牌名渔家傲|朝代:清朝|作者:曾廉|

元夜六街聊散步。

一天明月无纤雾。

不见龙蟠师子舞。

寂无语。

家家门闭闻箫鼓。

门外纱灯金作柱。

卖茶店里多银树。

古事多年寻甚据。

空延伫。

不如归向醉乡去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四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高松唐朝·李商隐高松出众木,伴我向天涯。客散初晴候,僧来不语时。有风传雅韵,无雪试幽姿。上药终相待,他年访伏龟。
  • 2.《宋朝·朱适烧残红烛客未起,歌断一声尘绕梁。
  • 3.《因览蓬莱观雪唱和谨成二首·其二宋朝·孙觉蓬莱高阁与天同,雪过栏干万里空。湖海乍惊银汉落,乾坤都在玉壶中。扁舟漾漾思乘月,病骨飘飘欲御风。辄莫画图传北阙,承明人更出江东。
  • 4.《邓季明挽词三首·其一宋朝·陈渊少年长揖出贤关,自许行藏契孔颜。云路不求千载遇,筚门赢得一生闲。奇言尽扫鸡三足,妙意谁窥豹一斑。尽道东床如李汉,会传馀论落人间。
  • 5.《经浯溪作(绍定五年)宋朝·娄续祖□□□□□浯溪,来读元家颂德碑。遗□□□灵武事,□司徒□□□□。□□□复开元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□□无罪闻宜戒,□□□□□□诗。
曾廉(1856-1928),字伯隅,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(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)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举人。翌年会试后,任国子监助教,参与编修《大清会典》,为大学士徐桐赏识。戊戍维新运动中,曾上书朝廷,指责康有为、梁启超为“舞文诬圣,聚众行邪,假权行教”之徒。时雀塘铺(今新邵县境内)人樊锥在邵阳组织“南学会”反旧教,倡新学。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“倡邪说,背圣教”,将其驱逐出邵阳。清末,列强入侵,日寇占琉球,蚀高丽(朝鲜),进而图犯辽边,“国将不国”。曾慷慨陈词,反对乞和,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,力拒外敌,以固边疆。八国联军侵华(1900),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。兵败,李自杀,曾投江为部卒营救。后调任陕西候补道,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、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,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,筑“掘阅园”从事教学与著述。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,著成《元书》102卷,1911年刊行,另有《元史考证》4卷。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、考订史实以补正《元史》者全然不同,自称欲继孔子作《春秋》之志,申明纲常大义。宣统二年(1910),曾返故乡,长杨塘书院。其时已废科举,兴学堂,曾仍力倡旧学,尚孔孟之道,以“仁学”自勉。民国2年(1913)邀同仁筹募钱粮,建立“岩畔村积谷会”,解饥民之困。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。著有《元书》等书传世。有《瓠庵集》、《瓠庵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