诉衷情·本意

词牌名诉衷情|朝代:清朝|作者:曾廉|

海棠如雪柳飞绵。

镇日玉台前。

诉到衷情难诉,幽咽更无言。

开箧笥,施朱铅。

是华年。

邻姝斗草,差了双鬟,约是今天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七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浦歌·逻人横鸟道唐朝·李白逻人横鸟道,江祖出鱼梁。 水急客舟疾,山花拂面香。
  • 2.《空无主·其二·调名本意八首唐朝·敦煌曲子烦恼无本恒清凉。非因非果是真常。愚徒蠢蠢不能解。断常二见乐闲荒。戒颠狂。何时觉悟不动智。返波逆流性情香。坐道场。心愿相覆慈悲网。罗取诸子集华堂。
  • 3.《太学石鼓歌明朝·王家屏我闻周宣狩岐阳,其时中兴王业昌。作诗刻字传永久,辞高二雅文三仓。遗碣累累至今在,鬼护神呵更显晦。自岐徙汴复入燕,幸遭珍重休明代。鸿都石经久已讹,此鼓完好曾不颇。...
  • 4.《倘秀才元朝·贾仲名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。佯问候热剌剌念合。更怕我不趱你那冷气虚心厮拾掇。哑谜儿有甚难猜破。甜句儿将我紧兜罗。口如蜜钵。
  • 5.《贫士吟明朝·江源乾坤双草屐,风雨一茅庐。不恨瓶无粟,空怜架有书。帘帷旧燕入,门巷故交疏。贫贱乃常理,何须光范趋。
曾廉(1856-1928),字伯隅,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(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)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举人。翌年会试后,任国子监助教,参与编修《大清会典》,为大学士徐桐赏识。戊戍维新运动中,曾上书朝廷,指责康有为、梁启超为“舞文诬圣,聚众行邪,假权行教”之徒。时雀塘铺(今新邵县境内)人樊锥在邵阳组织“南学会”反旧教,倡新学。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“倡邪说,背圣教”,将其驱逐出邵阳。清末,列强入侵,日寇占琉球,蚀高丽(朝鲜),进而图犯辽边,“国将不国”。曾慷慨陈词,反对乞和,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,力拒外敌,以固边疆。八国联军侵华(1900),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。兵败,李自杀,曾投江为部卒营救。后调任陕西候补道,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、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,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,筑“掘阅园”从事教学与著述。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,著成《元书》102卷,1911年刊行,另有《元史考证》4卷。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、考订史实以补正《元史》者全然不同,自称欲继孔子作《春秋》之志,申明纲常大义。宣统二年(1910),曾返故乡,长杨塘书院。其时已废科举,兴学堂,曾仍力倡旧学,尚孔孟之道,以“仁学”自勉。民国2年(1913)邀同仁筹募钱粮,建立“岩畔村积谷会”,解饥民之困。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。著有《元书》等书传世。有《瓠庵集》、《瓠庵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