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·长安对景

词牌名贺新郎|朝代:清朝|作者:曾廉|

莫道秦风恶。

漫扬鞭、人家十里,飏开帘箔。

天气看看清明近,忙了秋千绳索。

正傍取、水村山阁。

送上佳人青霄去,笑人閒、无此飞腾乐。

宜彩蝶,恋衣角。

人生何苦分今昨。

叹瞢腾、一场春梦,楼台林壑。

燕瘦环肥今安在,惟有鸟啼花落。

有八水、空环城郭。

汉殿唐宫倾颓尽,曲江头、非复先池泊。

锄碧藕,种藜藿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十六部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唐朝·处真一片凝然光灿烂,拟意追寻卒难见。炳然掷著豁人情,大事分明皆总办。是快活,无系绊,万两黄金终不换。任地千圣出头来,从是向渠影中现。
  • 2.《面壁石影像元朝·李允中长江折苇渡如神,梁武何曾识异人。一日棺中忘只履,万年石上现全身。功成面壁禅心苦,法后传衣佛眼真。非我有缘游五乳,谁能廓达悟微尘。
  • 3.《友人惠蒲草寄谢二首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尧世天初韭,周文爰作菹。碧滋环砚石,灵异八图书。密养知心细,勤披与俗疏。未论逢大药,得意并观鱼。
  • 4.《为何凝生题十九首·其四·砚北居明朝·李之世后置素床前棐几,中间对立我和伊。主人心手双閒处,剪下芭蕉叶叶时。
  • 5.《过拜将台怀古明朝·邵陛千载遗踪表故台,残云缥缈夕阳开。三川佳丽兴王地,百战勋名大将才。此日江山空草木,当年壁垒半蒿莱。登临不尽英雄恨,风急寒沙过雁哀。
曾廉(1856-1928),字伯隅,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(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)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举人。翌年会试后,任国子监助教,参与编修《大清会典》,为大学士徐桐赏识。戊戍维新运动中,曾上书朝廷,指责康有为、梁启超为“舞文诬圣,聚众行邪,假权行教”之徒。时雀塘铺(今新邵县境内)人樊锥在邵阳组织“南学会”反旧教,倡新学。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“倡邪说,背圣教”,将其驱逐出邵阳。清末,列强入侵,日寇占琉球,蚀高丽(朝鲜),进而图犯辽边,“国将不国”。曾慷慨陈词,反对乞和,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,力拒外敌,以固边疆。八国联军侵华(1900),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。兵败,李自杀,曾投江为部卒营救。后调任陕西候补道,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、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,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,筑“掘阅园”从事教学与著述。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,著成《元书》102卷,1911年刊行,另有《元史考证》4卷。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、考订史实以补正《元史》者全然不同,自称欲继孔子作《春秋》之志,申明纲常大义。宣统二年(1910),曾返故乡,长杨塘书院。其时已废科举,兴学堂,曾仍力倡旧学,尚孔孟之道,以“仁学”自勉。民国2年(1913)邀同仁筹募钱粮,建立“岩畔村积谷会”,解饥民之困。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。著有《元书》等书传世。有《瓠庵集》、《瓠庵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