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雁过妆楼·韩叔言墓下置酒

词牌名新雁过妆楼|朝代:清朝|作者:曾廉|

霸府文章。

虽香艳、何人不作蜩螗。

金盘玉碗,狗矢也当天香。

未解才人游戏意,五更枕畔著衣裳。

那禁当。

兰房乞食,潦倒风狂。

休夸中书衮职,有苏台故迹,响屧长廊。

元忠斗酒,拚弃仆射何妨。

千秋坟邻谢傅,比丝竹、中心犹倍伤。

携尊酒、趁梅冈夕照,凭吊南唐。

注释

1. 押阳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述感十五首·其三元朝·吴当太祖收中夏,供储赋土田。河仓红粟腐,漕壤紫台烟。民物滋殷阜,车书转瘠捐。可怜疆理在,运会付茫然。
  • 2.《东园行明朝·石宝桃花李花俱不言,谁人高呼东名园。洛阳才人惜暮日,淋洒春色翻清尊。挥毫倚梧自击节,韫籍不道白与元。正值清和风气好,放歌一曲云翩翻。古来英雄不趐百,黄金炼药亦不存。...
  • 3.《同伦天培家伯子访伍长卿有开舟中·其一明朝·何吾驺一篙一棹芰荷舟,望著仙人西海头。松影满船芦苇乱,为君先醉野云秋。
  • 4.《明妃曲·其一明朝·佘翔燕支一望白云秋,马上红颜双泪流。雁自南飞人北去,琵琶不解汉宫愁。
  • 5.《正月十一夜同诸弟子泛过伍子观灯明朝·李孙宸柳汀桃坞澹澹烟,美人相期西江前。乡园行乐寻常事,童稚交游二十年。宛在水中画船稳,闻说陌上春风颠。长宵一刻俱须醉,莫遣千金价浪传。
曾廉(1856-1928),字伯隅,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(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)人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中举人。翌年会试后,任国子监助教,参与编修《大清会典》,为大学士徐桐赏识。戊戍维新运动中,曾上书朝廷,指责康有为、梁启超为“舞文诬圣,聚众行邪,假权行教”之徒。时雀塘铺(今新邵县境内)人樊锥在邵阳组织“南学会”反旧教,倡新学。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“倡邪说,背圣教”,将其驱逐出邵阳。清末,列强入侵,日寇占琉球,蚀高丽(朝鲜),进而图犯辽边,“国将不国”。曾慷慨陈词,反对乞和,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,力拒外敌,以固边疆。八国联军侵华(1900),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。兵败,李自杀,曾投江为部卒营救。后调任陕西候补道,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、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,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,筑“掘阅园”从事教学与著述。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,著成《元书》102卷,1911年刊行,另有《元史考证》4卷。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、考订史实以补正《元史》者全然不同,自称欲继孔子作《春秋》之志,申明纲常大义。宣统二年(1910),曾返故乡,长杨塘书院。其时已废科举,兴学堂,曾仍力倡旧学,尚孔孟之道,以“仁学”自勉。民国2年(1913)邀同仁筹募钱粮,建立“岩畔村积谷会”,解饥民之困。民国17年农历六初三日逝世。著有《元书》等书传世。有《瓠庵集》、《瓠庵续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