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江南·怀吴江柳亚庐弃疾

词牌名忆江南|朝代:清朝|作者:傅熊湘|

歌残月,闲忆柳屯田。

磨剑十年成底事,匣中夜夜吼龙泉。

想念转凄然。

注释

1. 押先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如梦令·谁伴明窗独坐宋朝·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。和我影儿两个。灯烬欲眠时,影也把人抛躲。无那。无那。好个恓惶的我。
  • 2.《舟泊左蠡元朝·叶兰鳷鹊沙头噪作团,晚晴行出柁楼看。天光映水青鸾镜,日脚衔山红玉盘。酒急觥筹人巳醉,歌联丝竹客相欢。春衣为叠香罗雪,断送深江五月寒。
  • 3.《资福训童行颂·其十八宋朝·释怀深三通浴鼓入堂时,触净须分上下衣。语笑高声皆不可,莫将粗行破威仪。
  • 4.《暮春寄远清朝·包彬闭户春将去,春愁黯惨中。酒消残夜雨,人瘦落花风。远梦情何极,清吟思不穷。京华有知己,曾否忆江东。
  • 5.《昌平望诸陵明朝·何吾驺洞云开午霁,郁郁望诸陵。气自成天子,龙常护帝京。圻河天作带,叠嶂锦为城。想像千官侍,空中闻颂声。
1882-1930.12,名敷,字文渠,一字君剑,号钝安,又别署钝根,后省为屯艮。湖南醴陵北乡旁人。幼随父就读。继入渌江书院、岳麓书院,师事长沙王先谦、同邑吴德襄。后留学日本弘文学院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与宁调元、陈家鼎、仇式匡等在上海创办《洞庭波》杂志,与胡适、丁洪海等编辑《兢业旬报》,鼓吹推翻帝制。后与亚子诸人结“南社”,常与宁调元、郑淑容、陈豪生、黄梦邃文唱和。萍、浏、醴起义失败后回醴陵,先后在渌江中学、萍乡中学、正本女校、长沙明德学堂任教五年。宣统二年(1910)至苏州与张默君编辑江苏《大汉报》。次年返湘,主编《长沙日报》。辛亥革命后,袁世凯窃取政权,傅常在报刊著文反袁。民国2年(1913),袁党汤芗铭督湘时被通缉,幸友人刘镜心掩护脱险归醴,重在王仙教学,并著有《环中集》。5年,袁败汤遁,程潜督师入湘。傅出主《长沙日报》,因抨击北洋军阀,报馆被毁。7年,醴城遭北兵劫掠一空,傅赴上海请赈,与湘绅聂其杰、彭兆璜、袁家普等创设湖南善后协会,为《湖南日报》、《天问周刊》撰稿,并参予编写《醴陵兵燹纪略》,声讨张敬尧祸湘罪行。9年,张被逐出湖南,傅回醴陵,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,主编《醴陵旬报》、《通俗报》。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、省长署秘书、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、中山图书馆馆长、第三十五军参议,沅江县县长、安微省民政厅秘书、省棉税局局长等职。13年任醴陵模范窑业工场总经理,参与倡修渌江石拱桥,被推为主修。19年12病逝,葬于西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