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王孙·长安不见使人愁

词牌名忆王孙|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长安不见使人愁。物换星移几度秋。一自佳人坠玉楼。莫淹留。远别秦城万里游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酬答二首唐朝·李贺金鱼公子夹衫长,密装腰鞓割玉方。行处春风随马尾,柳花偏打内家香。雍州二月梅池春,御水暖白蘋。试问酒旗歌板地,今朝谁是拗花人?
  • 2.《有所思南北朝·萧衍谁言生离久,适意与君别。衣上芳犹在,握里书未灭。腰中双绮带,梦为同心结。常恐所思露,瑶华未忍折。
  • 3.《桓山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司马人何在,眠牛迹已徂。南山犹有隙,石室抑何愚。深洞疑藏鹿,荒碑自止乌。凄凉千古意,吟眺数踌蹰。
  • 4.《送僧归永嘉宋朝·释守卓在在常参一宿觉,的的生缘非永嘉。还我今朝却归去,大千俱属眼中花。
  • 5.《马嵬怀古二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巴山夜雨却归秦,金粟堆边草不春。一种倾城好颜色,茂陵终傍李夫人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