琐窗寒·再和豁轩

词牌名琐窗寒|朝代:清朝|作者:林朝崧|

未惯生离,那堪死别?

隔重泉远。

欲寻去处,妙子稠桑难唤。

乍新巢双栖未安,叹伊福薄侬缘浅。

忆廿年流落,牛衣鸿案,苦俱尝遍。

长短,前因恋。

纵早替量珠,未成孤雁。

知音会意,争似倩魂难返。

对灯前春风画图,绿窗鬓影长梦见。

忏情痴便欲灰心,去乞伊蒲饭。

注释

1. 押词韵第七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再到山庄漫兴明朝·王弘诲身名幸自谢樊笼,招隐时来傍桂丛。鸟语惭能忘物外,鹿游应已惯山中。开帘东岭看初月,欹枕南窗听晚风。争席不须嫌野老,垂纶堪自拟渔翁。
  • 2.《瑀上人求诗宋朝·释德洪道人江南来,快作临川语。立谈当夕照,乡闾问安否。坐令十年心,想见西津渡。少年游诸方,乃欲追佛祖。清韵不可摹,髣髴见眉宇。岂止义中龙,当作文中虎。西风健行李,暂会...
  • 3.《游圭峰二十首·其八·听雨坛明朝·李之世扫地象圜丘,祈年事可求。翻云开羽节,和露荐琼羞。拥佩祠官集,飏幡真侣游。近闻四气洽,禋祀不曾脩。
  • 4.《题废寺寄钱宗伯牧斋明朝·杜浚大树风多叶尽飘,庄严犹是建前朝。黑头江令残碑在,不记君王旧姓萧。
  • 5.《醉翁子明朝·沈受先生旦:门径。断人迹铺地草青。感车驾亲临。几多荣华起敬。把新酒重斟。聊表微忱答厚情。合:更漏永。想花坠瑶台。月过金井。
林朝崧(1875~1915),字俊堂(一作峻堂),号痴仙,又号无闷道人。台湾台中人,晚清秀才出身,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社「栎社」创始人,台湾豪族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。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,1895年日本领台,时年廿一,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,1897年一度回台,停留数后再赴泉州,1898年移居上,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。返台后,他与洪弃生、赖绍尧、林幼春、陈瑚、吕敦礼、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。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「栎社」之名,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-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,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,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。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、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,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。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,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,共有社员二十人、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,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。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,梁氏对痴仙、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,深表肯定。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,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,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「同化会」。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,旋归失败,痴仙经此打击,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。痴仙诗的内容,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,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,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。诗以感伤颓靡为主调,文字清丽多姿,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。  林朝崧诗,目前通行之版本为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在他去世十馀年后,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,由鹿港信昌社印行,于昭和八年(1933)分成两册装订(上册为一至三卷,下册为四至五卷)出版。全书五卷,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,附录诗馀一卷,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。龙文出版社「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」第一辑第八、九册两册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,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,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,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。台湾银行「台湾文献丛刊」第七十二种所收《无闷草堂诗存》,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,但有不少错字。。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,名为《无闷草堂诗钞》于1919~1923年连载于《台湾文艺丛志》(未以单行本出版)。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,但《诗钞》所收总数较《诗存》多出不少。(廖振富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