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江南·归依法

词牌名望江南|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归依法,法法不思议。愿我六根常寂静,心如宝月映琉璃。了法更无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历溪书事五首·其一·弊帚元朝·揭祐民剥落一弊帚,自持扫休庵。老随筋力至,此外了非堪。
  • 2.《赠别少参李德馨同年次世赏内翰韵明朝·江源入奏黄金殿,承恩白玉京。道亨逢运泰,臣直际君明。方岳专隆宠,才华副盛名。勤劳悬众望,金紫岂公荣。三日洪都会,双旌楚水程。宴开今铁柱,囊挟旧青萍。庭树翻天籁,檐铃...
  • 3.《寄费无学明朝·佘翔仙才不可见,大雅属斯人。斗酒歌相劳,绨袍意独真。文章穷屈宋,钟鼎辨周秦。别尔匡庐去,千山若比邻。
  • 4.《秋日偕孙太史万都谏王比部侯奉常赵大行郊游憩禅寺得远字明朝·吴安国嘉辰值休沐,晴郊恣游衍。秋色凄以清,深怀托所遣。回飙振丛樾,閒云入幽巘。眷言二三友,同心自缱绻。垂杨十里阴,清流一溪转。稍憩初地偏,顿觉尘心远。归镳故夷犹,移觞...
  • 5.《临江仙·酬和明朝·李雯墙角清阴花月静,一联秀句双成。不须红叶更流情。风吹修竹响,传得凤凰声。好影隔来心自语,碧云细点春星。小桃枝下听分明。消魂酬五字,清露越三更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