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江南·归依佛

词牌名望江南|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
归依佛,弹指越三祇。愿我速登无上觉,还如佛坐道场时。能智又能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溪沙·红蓼渡头秋正雨唐朝·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,印沙鸥迹自成行,整鬟飘袖野风香。不语含嚬深浦里,几回愁煞棹船郎,燕归帆尽水茫茫。
  • 2.《又和曹唐诗明朝·王明汲五云佳气合,阅历几千年。苍壁奇山水,烟萝古洞天。扪碑稽往迹,携酒挟飞仙。乘兴频回首,峰头坠碧莲。
  • 3.《东坡先生挽词·其四宋朝·释道潜初复中原日,人争拜马蹄。梅花辞庾岭,甘溜酌曹溪。梁木倾何速,椿年竟不齐。灵輀向崧洛,行路亦悽悽。
  • 4.《江儿水明朝·叶宪祖旦:我曾把讥评句。聊申劝勉情也只为。牛衣对泣怜同病一向。鱼书久绝谁堪倩。鸳俦两拆空孤另。盼得到南宫得隽。女婿乘龙。自觉不胜欣幸。
  • 5.《雪·其一明朝·沈守正衰苇败柳尽琅玕,孤客拥裘饱意看。只学袁安真简易,欲寻安道也艰难。霏霏着树催梅蕊,故故随风绕画栏。若谓撒盐差可拟,似来傲我水晶盘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