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·庚戌上巳后六日,亚子自魏塘归来,道出芦中,阻风雨留泊。醉后赋此奉赠

词牌名高阳台|朝代:清朝|作者:沈昌眉|

两桨烟波,一床书画,倦游人倚孤舟。十里分湖,长天秋水同浮。

东风不与周郎遍,误归期、停泊芦洲。蓦相逢,只道寒暄,不道离愁。

酒香茶熟人来候,况数年阔别,小作勾留。醉月飞觞,歌呼声彻高楼。

奇缘萍水无端合,尽连床、共话难休。且商量,文社因缘,诗社风流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已亥杂诗·138清朝·龚自珍今日闲愁为洞庭,茶花凝想吐芳馨。山人生死无消息,梦断查湾一角青。
  • 2.《游琴台宋朝·喻汝砺皋朔语类俳,上颇倡优之。严吾数预事,惨凛失所栖。慨彼猜忌姿,公卿命如丝。夫子乃谒闲,翩翩富丰仪。眷言彼姝子,深情结幽期。浩露泛酒瓮,轻云思琴徽。抚弦视八荒,颇觉...
  • 3.《除夕和津汝楫宋朝·释德洪今夕亦常夕,人偏故国思。不堪搓冻耳,听诵未归诗。家室谊哗后,深檐雨雪时。炉香待清旦,此意有谁知。
  • 4.《张山人话旧联句二十八韵明朝·江源一别廿年馀,烦君问起居。疏慵甘弃置,陵厉半消除。燕蓟传书数,山林奉劄疏。鹿门随去任,狗监借吹嘘。旷日叨兰省,何心梦石渠。君方致尧舜,子特寄樵渔。贤矣疑王霸,狂哉...
  • 5.《和陶诗·戊申六月中遇火明朝·李贤山下结茅屋,幽居慕羲轩。回禄尔何酷,一宵忽见燔。藏无商丘富,炎焰孰敢前。鼓勇无所措,用智徒尔圆。五行失其性,造化谁能还。苍苍不可问,何必求之天。人事恐未尽,脩省...
沈昌眉(1872~1932年) 字眉若,号长公,芦墟镇人,少年丧父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,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,在《南社丛刻》上发表文。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,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。本世纪20年代,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。民国17年(1928年),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,昌眉出力甚多。20年,昌眉弟子集资印行《长公吟草》,柳亚子作序,纪念先生60寿诞。日军侵占吴江时,到芦墟杀人放火,沈宅被毁,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。现仅存《南社丛刻》中的部分诗文和《长公吟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