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·其三

词牌名满江红|朝代:近现代|作者:宁调元|

独立苍茫,共千里、月明今夕。正旧恨、新愁和絮,重重相积。

鸾鸟托身榛与枳,豺狼倚狈胶和漆。枕长戈、夜起问青天,天何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戚氏·晚秋天宋朝·柳永晚秋天,一霎微雨洒庭轩。槛菊萧疏,井梧零乱,惹残烟。凄然,望江关,飞云黯淡夕阳间。当时宋玉悲感,向此临水与登山。远道迢递,行人凄楚,倦听陇水潺湲。正蝉吟败叶,蛩...
  • 2.《丛秀轩宋朝·释德洪幽轩如镜净,峰好亸云鬟。不用称丛秀,为君名照山。
  • 3.《寄道乡居士三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抽身世路崎岖处,掣肘功名逼逐人。勿谓老来无伎俩,绝踪迹处解藏身。
  • 4.《维扬怀古明朝·李坚(贞夫)淮海维扬名尚在,繁华不见旧时州。烟迷吴苑巡游地,云锁隋家歌舞楼。千古废兴增感慨,百年身世且优游。君看数亩雷塘路,阅尽行人春复秋。
  • 5.《四十明朝是明朝·邵经邦四十明朝是,频闻画鼓挝。残灯持自照,忽吐两三花。
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

宁调元(1883—1913)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字仙霞,号太一,笔名有辟支、屈魂,化名林士逸,湖南醴陵人。1904年加入华兴会,次年留学日本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杂志,鼓吹反清革命,遭清政府通缉,逃亡日本。萍浏醴起义爆发后,回国策应,在岳州被捕,入狱3年。出狱后赴北京,主编《帝国日报》。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,创办《民声日报》。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。二次革命期间来沪,参与讨袁之役。后赴武汉讨袁起义,二次革命失败后,宁调元不幸被捕,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,年仅30岁。其篇激昂悲壮,格沉郁,作品多写于狱中,著有《太一遗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