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·送别牧稀,并柬荩生、钝子,用稼轩韵

词牌名摸鱼儿|朝代:近现代|作者:宁调元|

一天凄楚菖蒲雨,把行人送将去。故乡风味知何似,历历树云堪数。

留不住。看一骑红尘,独自长亭路。也应自语。曾记得来时,杨花满径,化作沾泥絮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三衢道中宋朝·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
  • 2.《借漫兴一十五首·其一元朝·陈镒碧树参差竹屋低,半生此地惬幽栖。悠然不尽登临兴,屋上青山屋下溪。
  • 3.《都尉王居士赞宋朝·杨杰珠圆而明,玉泽而温。鉴莹澈而绝尘,芝秀发而非根。曼殊沙华,栴檀香芬。晦堂路险,大开施门。西江水深,一口平吞。谁知威音已前,正是王老师孙。
  • 4.《步虚词二十三章·其十九明朝·沈鍊神藻生常识,玄机即迩言。听聪通四耳,悬解彻三门。画璧图仙史,彤箫折道论。真风平地起,妙理匹夫存。野鸽犹传法,游鱼亦讯諠。音从万象起,观世得心源。
  • 5.《阁上坐雨望敬亭清朝·王士祜楼外青山碧四围,荡胸云气欲沾衣。愁中碧草侵阶长,望里春禽接翅归。闲倚枯藤清兴极,漫倾浊酒赏心违。苍松翠筱空如画,怊怅烟岚屐齿稀。
宁调元的诗词曲代表作

宁调元(1883—1913)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字仙霞,号太一,笔名有辟支、屈魂,化名林士逸,湖南醴陵人。1904年加入华兴会,次年留学日本,并加入同盟会。回国后创办杂志,鼓吹反清革命,遭清政府通缉,逃亡日本。萍浏醴起义爆发后,回国策应,在岳州被捕,入狱3年。出狱后赴北京,主编《帝国日报》。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,创办《民声日报》。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。二次革命期间来沪,参与讨袁之役。后赴武汉讨袁起义,二次革命失败后,宁调元不幸被捕,1913年9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,年仅30岁。其篇激昂悲壮,格沉郁,作品多写于狱中,著有《太一遗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