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台·其一

词牌名高阳台|朝代:清朝|作者:项鸿祚|

麟带愁香,犀帷梦玉,金猊暖压氍毹。病怯朝眠,凉云吹度平湖。

画桥烟锁分携路,正马嘶、残雨荒芜。更销凝、莺老花稀,雁到书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陈亚参雪窝明朝·王佐(汝学)丛丛雪压紫微寒,一庵吟窝雪里安。承宇瑶华推艮岳,垂檐冰柱长阑干。袁翁节操眠偏稳,郢客遗音和独难。祇恐玉龙搬得去,散为丰瑞满人寰。
  • 2.《秋夜自泸溪泛舟入泽泺二首·其一宋朝·刘跂浮舟入浩渺,有楫任逶迟。望迷烟树合,影回星汉移。清静水月界,身到始应知。
  • 3.《厓山吊古·其一明朝·何治无怠无荒,四夷来王。怠而荒矣,厓山其亡。厓山兀兀,厓水汤汤。天地其长,日月其光。鉴前者失,愿献我皇。
  • 4.《登君山明朝·李寄乾坤晴日大,千里不曾迷。白练分江静,青烟剪树齐。独游全是兴,偶影自无诋。世路容余窄,山中与鸟栖。
  • 5.《海珠·其二明朝·杜渐屹屹中流开梵宇,盈盈一水隔人间。骊龙去矣珠仍在,冈象求之意自閒。云气抹成秋色淡,渔船争趁晚潮还。何为身堕尘中老,不共禅栖海上山。
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项鸿祚(1798~1835),清代词人。原名继章,后改名廷纪,字莲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两应进士试不第,穷愁而卒,年仅三十八岁。家世业盐筴,巨富,至君渐落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。他与龚自珍同时为“西湖双杰”。其词多表现抑郁、感伤之情,著有《忆词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补遗》1卷,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。

项鸿祚论词认为:“夫词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声,声分调,亦犹春庚秋蟋,气至则鸣,不自知其然也。”(《忆词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说:“幼有愁癖”,从他的写作实践看,他多写伤心之词,愁苦之音。如“黄叶声多,红尘梦断,中有檀栾径。空明积水,愁浩荡千顷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凉,翠绡弹泪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几时流到钱塘”(〔清平乐〕《元》),可见一斑。他的词出入于五代、两宋之间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艳、婉转幽深的特色,与纳兰性德、蒋春霖的词较近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评为“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艳哀断”。缺点在于题材狭窄,且囿于言愁说恨,格不够多样。朱孝臧《彊村语业》评:“无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,兹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