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蛮·其十一

词牌名菩萨蛮|朝代:清朝|作者:项鸿祚|

夕阳山映宫黄额,杏花楼外春芜碧。花命薄如人,峭风吹作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寄题谭氏需亭宋朝·沈辽谭子作需亭,佳客同宴乐。宴乐乃馀事,文华相博约。散帙列经史,所游尽通博。挥毫断新义,诸生困穿凿。中厨具烹饪,高怀肆杯杓。遥想大论时,纷纷麈毛落。春风豁幽郁,秋日...
  • 2.《远行宋朝·沈辽少年事远游,迢迢指岐路。遥天值秋晏,烟光澹如素。寥落淮南山,影入扬子渡。出入三十年,久嗟韦带误。老来感节物,此意谁与喻。独知拥毳坐,无复晨征路。
  • 3.《寄君时(四章章四句)宋朝·彭汝砺我脂我车,陟彼高冈。母也吾怀,匪居或忘。我帆我舟,汎彼大江。母也吾忧,匪食或皇。我池有鱼,亦可以羹。何必鲔及鲂,叔兮其归哉。我田有菽,苟可以食。何必稻与粱,叔兮...
  • 4.《题莲·其二明朝·李时勉鸳鸯飞下水东西,十里芙蕖望欲迷。只少红妆隔花语,此间不是若耶溪。
  • 5.《九鸶图为梁尚德题明朝·李坚(贞夫)柳阴正长夏,莲渚摇红翻。群鹭来个个,缡褷集其间。飞鸣间宿食,暂尔恣所安。会当乘天风,直上青云端。君子有九思,圣训炳如丹。咄此画工意,比德良可观。
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项鸿祚(1798~1835),清代词人。原名继章,后改名廷纪,字莲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两应进士试不第,穷愁而卒,年仅三十八岁。家世业盐筴,巨富,至君渐落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。他与龚自珍同时为“西湖双杰”。其词多表现抑郁、感伤之情,著有《忆词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补遗》1卷,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。

项鸿祚论词认为:“夫词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声,声分调,亦犹春庚秋蟋,气至则鸣,不自知其然也。”(《忆词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说:“幼有愁癖”,从他的写作实践看,他多写伤心之词,愁苦之音。如“黄叶声多,红尘梦断,中有檀栾径。空明积水,愁浩荡千顷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凉,翠绡弹泪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几时流到钱塘”(〔清平乐〕《元》),可见一斑。他的词出入于五代、两宋之间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艳、婉转幽深的特色,与纳兰性德、蒋春霖的词较近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评为“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艳哀断”。缺点在于题材狭窄,且囿于言愁说恨,格不够多样。朱孝臧《彊村语业》评:“无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,兹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