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漏迟·其一

词牌名玉漏迟|朝代:清朝|作者:项鸿祚|

寄愁何处好,金奁怕展,紫箫声杳。十幅乌丝,寂寞怨琴凄调。

犹忆笼香倚醉,是旧日、承平年少。憔悴早,词笺赋笔,半销衰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舟中戏作俳体·其一宋朝·李彭皎齿青娥倚柁楼,楚波微动晚风秋。不辞自去迎桃叶,两桨还须送莫愁。
  • 2.《送同年故人别明朝·王汝玉孟春寒律逝,令节变青阳。结轸东郊路,饯子返故乡。山川固云迩,感别易情伤。念昔同游日,骞翰志远翔。讵知今再遇,流浪叹星霜。时风敷淑气,皋兰茁紫芳。采此将为赠,终要...
  • 3.《净相院宋朝·张抑云山烂漫本难名,收拾閒情付此生。出处自知无上策,往来聊欲试同盟。门多贤辙人便静,琴锁师堂岁几更。六月岸巾来借扇,频游应不禁船行。
  • 4.《题鲍氏旧山隐逸卷明朝·田汝悚庐江佳丽都,旧山绝奇胜。少小遨游弱冠违,梦回往往云萝径。身羁韩魏未还家,汴水梁园乐未涯。春色隋堤摇万柳,月明嵩少采三花。三花采却觐仙都,松子王乔启秘图。神游叠嶂...
  • 5.《登黄鹤楼明朝·吴伯深谁骑黄鹤去何年,独是层楼尚翼然①。登眺愿偿悲鄂主②,牵缠障在愧岩仙③。荧荧金碧江头寺④,隐隐帆樯汉口船。把酒冯阑增感慨,不胜豪兴欲孤骞⑤。
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

项鸿祚(1798~1835),清代词人。原名继章,后改名廷纪,字莲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两应进士试不第,穷愁而卒,年仅三十八岁。家世业盐筴,巨富,至君渐落。鸿祚一生,大似纳兰性德。他与龚自珍同时为“西湖双杰”。其词多表现抑郁、感伤之情,著有《忆词甲乙丙丁稿》4卷,《补遗》1卷,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。

项鸿祚论词认为:“夫词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意生言,言成声,声分调,亦犹春庚秋蟋,气至则鸣,不自知其然也。”(《忆词甲稿自序》)他自己曾说:“幼有愁癖”,从他的写作实践看,他多写伤心之词,愁苦之音。如“黄叶声多,红尘梦断,中有檀栾径。空明积水,愁浩荡千顷”(《湘月》)、“更更更鼓凄凉,翠绡弹泪千行。并作一江春水,几时流到钱塘”(〔清平乐〕《元》),可见一斑。他的词出入于五代、两宋之间,在浙派、常州派之外,自具清真哀艳、婉转幽深的特色,与纳兰性德、蒋春霖的词较近。谭献《箧中词》评为“荡气回肠,一波三折”,“幽艳哀断”。缺点在于题材狭窄,且囿于言愁说恨,格不够多样。朱孝臧《彊村语业》评:“无益事,能遣有涯生。自是伤心成结习,不辞累德为闲情,兹意了生平”。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。